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建外街道>>活动剪影

实干,是最好的担当——记区人大代表顾美平

发布时间:2020-09-24 00:00:00


   顾美平,是朝阳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也是建外街道北郎东社区党委书记。她领衔提出的“关于加大长安街延长线建外地区交通秩序整治力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固修缮或新建北花园小区北侧近通惠河无名石桥”等建议都得到了有效办理,真真切切为居民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难题。

   “我是一名人大代表,也是一名社区党委书记,双重身份是我更好解决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优势所在。认真依法履职,积极勤奋工作,给百姓办实事、好事、贴心事,是我的职责。”实干当头,顾美平一直在路上。

   一、干!干!干! 解决群众难事要坚韧

   顾美平当选区人大代表以来,一直坚持把依法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发挥代表作用与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机结合,使工作更实在、更具体。

   重庆美食、西安小吃、杭州小笼包……2018年前,光辉里小区“北平房”北侧路上,24家小餐馆扎堆经营。一到饭点,餐馆浓烟四起,烟道口直冲几米之隔的居民楼。餐饮店也没有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厨余废油倾倒在附近的雨水井中,经常造成淤积。门店还普遍存在使用大煤气罐、私拉电线、“三合一”(居住、经营、库房)经营等现象,给附近居民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各种扰民问题也时有发生,百姓叫苦不迭。

   “到了夏季,北侧路臭气熏天,夜市经营到半夜还噪音扰民,醉酒打架事件也时有发生。到了冬天,污水倒在街上都冻成冰坨了,居民经过特别容易滑倒受伤。不仅如此,总长180米的街道也成为堵塞‘要地’,交通特别不方便。”顾美平回忆。

   据了解,“北平房”是上世纪90年代建设居民楼时搭建的一栋临时平房,供建筑工人休息使用。居民楼建设完成后,这栋平房被分给了建设单位的职工。从2005年开始,陆续有人开墙打洞办起了小餐馆,到2007年共有28家“六小门店”在此经营。

   群众的难事就是我们的心头事。顾美平说,2016年当上人大代表之后,就开始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呼吁解决此项难题。2018年,在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的大环境下,街道办事处将此地纳入依法取缔的工作重点,运用“吹哨报道”机制,经过“六步法”,即一吹风、二动员(谈话)、三评估、四整改、五会商、六推进的措施,历时3个月将28家门店全部关停,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13年之久的难题。

   聊起这件事的经历,顾美平说:“真是太不容易了,可我是人大代表也是社区党委书记,每次遇到困难,我内心就一个字:干!毕竟办法总比困难多嘛!”在这3个月里,顾美平还走到群众中听取意见建议,积极推动平房改造。现在这排平房已经恢复如初,小区居民竖指称赞。

   二、防!防!防! 保护群众利益要坚持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建外街道北郎东社区有居民5000多户,流动人口5000多人,同时还有30栋商务楼宇,企业1300余家,七小门店400多家。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从春节开始,顾美平就迅速调整工作模式,带领全体居干进入“战疫”状态。

   贴公告、做排查、访民情……疫情期间,顾美平带头坚决恪守“一车一证、一人一卡、一点一岗、一门一账”等各项防控措施,切实把防疫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抓紧抓实。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的重点从境内转为了境外输入,而境外返京人员回社区以深夜时间居多,即使在凌晨三四点,顾美平依然奋战在工作岗位,切实做好社区接到人、入小区、送上楼、签好字、关好门的工作。

   “我们社区不仅有老旧小区,管理复杂,同时还面临外籍返京人数多,楼宇企业覆盖范围大等难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被骂那是常有的事儿!”无确诊、无疑似、无输入,顾美平感叹,做到“三无”,社区付出很多。

   疫情防控期间,顾美平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但因高强度的工作,加上作息不规律,顾美平身体免疫力极速下降,腰腹间起了带状疱疹,每天疼痛难耐。疫情形势严峻,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疫情形势复杂,我不能休息。在家休息也心里惦记坐不住,还是在一线踏实。”患病的一个月期间,顾美平坚持每天坚守社区,只靠喝中药来缓解病痛,实在疼痛难耐就去诊所打个吊瓶,然后再迅速返回第一线。


   三、做!做!做! 履行代表职责要坚定

   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版和《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在顾美平的号召下,社区首先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各式各样的知识宣传牌、宣传海报,全面覆盖小区各个区域和角落。同时,物业通过发放《致业主的一封信》、住宅管家入户走访、专人讲解、直播、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等形式,面对面一对一、全方位高频次进行宣传,营造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提高了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形成了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环境。


   顾美平实地调查走访,深入了解垃圾分类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同时主动走到居民中间,听取小区居民的合理建议。为扎实做好“撤桶并站”工作,她实地踏勘研究桶站放置问题,合理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有序落实相关工作。

   同时,顾美平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建议建外街道办事处与辖区各物业公司共同制定各部门垃圾分类知晓率及垃圾分类达标率目标,组织物业公司各部门员工进行垃圾分类专项学习培训等,确保员工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100%。现在每个点位不仅有专门的管理者和责任人,还有垃圾分类督导员、垃圾分拣志愿者,现场讲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引导协助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撤桶后,垃圾量逐渐减少,楼道内乱堆乱放现象消失了,小区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更好了。”顾美平满意地讲。


   目前,建外街道还将在光辉里小区建设一个无废空间,让小区的居民切实了解垃圾到底是如何处理的,同时还将组建一支垃圾减量队伍宣传员,让小区居民参与进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让垃圾分类成为生活新时尚。“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物业、社区、居民共同努力完成。尤其在改变居民生活习惯、增强垃圾分类意识上,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逐步推进,坚持将这项惠民利民的工作做好做实!”顾美平说道。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在我看来,人大代表是一座桥,一头连着党委、人大和政府,一头连着万千群众百姓。”顾美平除了参加人大视察调研,还利用一切机会转小区、走楼宇、跑企业,与各行各业的人士交谈,记录、回应他们的关切,并就其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展开深入调研,撰写议案、建议,把老百姓的声音“带上去”。因为在顾美平看来,实干是最好的担当,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职务和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转载自“朝阳人大”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