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十四届栏目备份>>常委会会议十四届备份>>朝阳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

关于《进一步改善民生,加强朝阳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20101022在朝阳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
 
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张春秀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程连元区长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进一步改善民生,加强朝阳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议案办理情况,请予审议。
在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代表们提出7件有关养老事业发展的议案。经大会主席团批准,合并为一项,即《进一步改善民生,加强朝阳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议案,交由区政府办理。
区政府把议案办理工作作为系统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契机,专门成立了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区长任组长,政府办、民政局、老龄办等26个部门为成员单位。针对议案办理所涉及的各项任务,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明确指导思想,制定工作方案,建立折子工程,围绕议案所涉及的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建设高素质工作队伍5大类、45项具体任务,明确每项具体任务的办理部门、目标要求和完成时限。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协调解决难点问题,督促各部门将议案办理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了议案办理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
一、议案办理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朝阳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38.4万,年均增长6%,占户籍总人口的20.7%。全区纯老年家庭3.9万户,纯老年家庭人口数6.9万人,占全区户籍老年人口总数的18%是北京市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地区。随着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步入老年人行列,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全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年初以来,我们紧密结合全区老龄化社会现状,按照议案办理方案,狠抓工作落实,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45项具体工作中,有38项已经完成,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规划预计年底前可以完成,区第二福利院建设预计“十二五”前期可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市有关部门沟通,共同研究解决途径。结合议案办理工作,我们着力从五个方面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加强养老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
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统筹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组建区养老服务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充实完善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把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大民生组织工作体系和政府折子工程,分解具体任务,明确责任单位,逐步形成了政府统筹协调、民政部门牵头主管、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按照“政府主导、实体服务”运作机制,建立健全区、街道(地区)、社区(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管理网络。以区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成立养老服务管理中心,作为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体;在街乡成立居家养老服务分中心,作为街乡居家养老服务的实体;在社区(村)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网络。
与此同时,把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区委组织部考核体系,作为各职能部门、街乡的重要工作,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加强对养老服务工作任务落实情况的督查考核。
(二)加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一是认真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养老服务的各项优惠政策。为25.2万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了老年优待卡,保障老年人在乘车、游园、使用公益性文化设施等方面享受的应有优惠;投入650.4万元,为3000多名9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建立居家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财政补贴资金2701万元,为全区5.6万名符合要求的老人发放居家养老(助残)券,整体服务满意率达到94.5%制定并实施百岁老年人医疗补助办法,为未参加医疗保险的百岁老人免费补办医保手续,医疗补助报销金额1.8万元;42街乡配发养老(助残)车,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参加社会活动;投入280万元,对全区700户有需求的老年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为全区4002名老年人和残疾人配备“小帮手”电子服务器;医疗机构对老年人就医提供“六优先”、“三优先”服务达到98%以上,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在明显位置张贴老年人优先标识,对老年人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机构优先为老年人提供减免费法律服务,落实率达到98%以上。各项老年优待政策的落实,使老年人分享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提升了生活质量,促进了家庭、邻里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
二是结合朝阳实际,制定完善养老服务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出台《朝阳区贯彻落实“九养”办法实施意见》、居家养老服务申请审批办法和居家养老(助残)餐桌管理办法等15项配套制度,有力地确保了“九养”办法的全面落实。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参照北京市标准,制定《朝阳区老年人福利机构扶持资助资金配比办法》和《朝阳区社区(村)日间照料托老所补贴办法》。截至目前,市、区财政和市福彩公益金共投入养老服务补贴资金2900余万元。
三是积极解决老年人“就医难”问题。全区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范围,方便了老年人看病就医;城镇无医疗保障的老年人全部纳入大病医疗保险,参保老年人达2.3万人;崔各庄、安贞、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为老年病医院,床位数达220张,提高了对老年常见病的防治、康复等特色医疗服务水平。
四是不断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将未纳入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或不符合参加本市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城乡居民全部纳入覆盖范围,实现了新型农保制度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衔接与并轨。全区享受养老金待遇人数达到9485人,发放养老金3117万元。
(三)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立
引导养老机构主体多元,规范服务水平提升。养老机构逐步实现从服务民政对象到服务社会老人、从救济型到综合服务型的转变。目前,全区持证运营的养老机构有30所,其中市管2所,区办1所,街乡办15所(其中3所为“公办民营”),社会力量办12所,床位总数7200张。今年以来,通过新建、挖潜改造等方式,全区新增养老机构床位数3100张,预计年底前新增床位数将达到4400张。在土地储备项目中,我们采取“拆迁一批,保留一批,新建一批”的方式,保留东方综合养老院、将府庄园敬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并在总体规划中对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布局进行统筹考虑。
一是积极推进朝阳区第二福利中心建设。已取得《土地使用证》和《规划意见书》,正在进行《项目建议书》报批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提供床位550 张。
二是以落实“九养办法”为契机,大力推进老年餐桌和托老(残)所建设。上半年,区政府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新建养老(助残)餐桌 473个,全区养老(助残)餐桌总数达到485个,基本形成区、街(地区)、社区(村)三级多种经营模式并举的养老(助残)餐桌服务网络,实现了有需求老人的服务全覆盖。同时,建立区级餐饮服务供应商队伍和养老(助残)餐桌准入、退出及考核机制,对不合格的服务商进行淘汰更换。通过整合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星光老年之家”、残疾人温馨家园、职业康复中心等服务场所和租用部分社区居民空闲房屋,全区新增日间照料托老(残)所435家,且基本具备康复、就餐、娱乐、老年大学及其它综合功能,实现了有需求老人的服务全覆盖。
三是整合社区服务项目和资源,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依托96156服务热线、老年学校、老年活动站等资源,通过提高社区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社区服务项目库,形成200多项精品社区服务项目就近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和生活服务。
四是广泛开展老年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区图书馆专门设立老年人阅览室,区电影放映公司每月放映一场老年专场电影,影剧院、博物馆等单位开展针对老年人的观影活动,对老年人实施门票优惠。全区利用现有的640个文化活动室、885处全民健身工程和1083个晨晚练辅导站,组织老年人开展书法、绘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在“文化进社区、进农村”文艺展演、“社区一家亲”等群众文化活动中,举办老年人专场活动50余场次,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全区有各类老年大学135所,2万余名老年人常年在校学习。
五是开展法律援助活动,为老年人排忧解难。以法律服务进社区、148法律服务热线、法律援助接待室为平台,充分利用全区司法资源,为老年人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开展老年法律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上门服务,扩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普及率,提高了老年人利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的能力。
六是开展万名“孝星”推荐评比表彰活动。已评选出参加全市表彰的“孝星”1819名,对事迹突出、代表性强的典型进行重点宣传报道。重阳节期间,举办《最美不过夕阳红》主题文化活动,对评选出的100名区级“孝星”进行表彰,逐步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孝老”的良好风尚。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为老服务工作队伍
一是加强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的培训管理。截至目前,开展专业培训3期,培训志愿者500余人,居家养老服务员全部持证上岗。
二是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拓展服务范围。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商业服务网点,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和网络建设,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目前,全区已签约服务商670余家,启动了服务商名录库建设,搭建养老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服务质量。
三是积极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及社会组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依托“寸草春晖”心理咨询服务中心、青松老年专业护理公司等社会组织,开展老年人专业生活护理、居家安全指导、精神慰藉等活动,帮助老年人摆脱孤独,促进心智健康,近3.4万名老年人享受到不同类型的服务。今年,团区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在43个街乡广泛开展“阳光接力行动”,为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注入新鲜血液。
(五)科学编制“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把《“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作为全区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开展了全区老龄事业发展现状、老年人口基本状况和需求状况系列调查研究,形成《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老年人口状况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通过召开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初步形成《朝阳区“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规划从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科学规划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构建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等8个方面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我区老龄事业的主要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下一阶段,将按照全区“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对接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充实完善规划内容。
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通过议案办理,我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距离“制度衔接、城乡统筹、适度普惠、持续发展”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养老服务供求矛盾还相对突出,需要我们下大力气研究解决。
一是对养老问题复杂性认识和宣传力度有待提高。面对快速上升的老龄化趋势,全社会应对养老问题的准备不足,认识还未提升到相应的高度,养老服务的社会宣传还存在盲点,宣传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二是养老服务和养老设施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区养老服务和养老设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总体看,养老服务和养老设施的发展与老年人的需求、“9064”养老服务发展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养老服务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养老设施建设与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还不相适应。
三是养老服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在队伍数量、人员素质和经费保障等方面,与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相比,还存在着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
三、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养老事业全面发展
当前,我区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是典型的“未富先老”。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和朝阳“新四区”战略目标,根据全区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个人自愿的原则,创新发展模式,探索长效机制,以精细化、人性化、便捷化为目标,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养老服务事业的关系,逐步建立健全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重视老龄问题,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解决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坚持政府主导,把养老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在人员、经费等方面优先考虑,重点保障。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激励功能,大力宣传养老服务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弘扬尊老敬老、养老助残的传统美德,形成有利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是加大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龄化发展形势相适应的养老服务财政投入机制,加大对老年人社会保障、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政府购买服务、老年人文教体活动等方面的投入。拓展养老服务事业资金投入渠道,逐步形成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三是积极发挥社会主体作用。研究利用市场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运作机制,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体作用,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养老服务项目。
(二)加强基础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规范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工作。继续贯彻落实“九养”办法,加强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加强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研究,制定老年餐桌、日间照料托老所等行业服务标准。建立居家养老(助残)服务商名录库,推出一批服务规范、有影响力的服务组织。
二是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把强化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作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首先,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不断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政策、生活照料政策、医疗保健服务政策和精神文化参与政策。其次,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资??费的再投入上制定相应的政策。第三,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人力资源支持。建立健全由政府聘用人员和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人员组成的养老服务队伍。依托“朝阳区志愿者联盟”,建立专业化、规范化、高素质的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抓紧开发社工岗位,吸引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参与养老服务,形成政府、社会、社区和家庭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尽快研究解决街乡社区服务中心编制问题和街乡居家养老人员、经费问题,实现养老(助残)员岗位、职责、技能全方位落实。
三是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贯彻落实《北京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20102020)》,加快研究编制《朝阳区养老设施需求与布局》,本着“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控制”的原则,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力争到2015年,百名老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以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星级划分与评定》为标准,规范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奖励取得星级服务评定的单位逐步实现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
四是完善老年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老年疾病诊治、中医、康复、护理“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提高老年人健康生活质量;建立老年病居家规范管理、住院规范管理和社区康复治疗相结合的疾病管理体系,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老年病科,规划改造社区卫生中心610家,设置老年病床350张,建立覆盖全区的老年病服务网络。
五是开展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服务。推进老年文化建设,加强老年教育工作,开展老年文体活动,深化老年精神关怀服务。拓展参与渠道,引导老年人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加强老年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老龄事业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围绕“六个老有”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积极、主动、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统筹解决老龄问题,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保障和服务需求,切实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努力推动我区养老服务事业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