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十四届栏目备份>>常委会会议十四届备份>>朝阳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

关于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加强农民培训促进农民就业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01022日在朝阳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上
 
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刘希泉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程连元区长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区加快农村产业发展,加强农民培训,促进农民就业工作有关情况,请予审议。
今年以来,区政府按照建设“新四区”的战略部署,以探索建设城乡一体化先行区为契机,抓住土地储备和绿隔政策调整机遇,坚持产业促就业、培训促就业,加大对内统筹、对外协调力度扎实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培训和就业安置工作,农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农民就业形势基本稳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农村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持续动力,是促进农民就业的物质基础。区政府把农村地区调结构、上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功能区和储备区建设,着力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初步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高新技术产业为补充、都市型现代农业为特色的产业格局。上半年农村地区实现经济总收入421.2亿元,同比增长13.7%,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9.3%,区级财政收入完成20.92亿元,同比增长36.7%,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456元,同比增长9.9%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和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坚持农村地区产业项目扶持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强化项目建设的横向交流机制,完善农村产业项目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市、区政策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二是完善部门联动机制,组织区发改、国土、规划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协调推进颐高圣鸿创意园、金盏公共保税区、北京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港等项目手续办理。三是坚持每月经济工作例会制度,加强区政府部门与各乡的沟通,及时掌握经济运行情况,加强统筹协调服务工作。强化对农村地区税源户的精细化管理,重点做好对582家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落实帮扶措施,促进重点企业稳定发展。
(二)加快功能区建设。垡头功能区核心区规划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进展顺利,已组织专家完成方案评审,将借助区位优势,建设立足环渤海、面向全国的总部商务区,实现功能整体高端转型温榆河生态走廊功能区东部华侨城项目有序推进,初步明确用地总规模约90公顷、总建筑规模150万平方米。金盏金融服务园区德意志银行项目稳步推进,正在协助其选择外包服务商,确保年内入驻;先行推动园区东高路以东区域建设,积极引进人保集团、中信集团等重点项目,形成规模效应。
(三)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按照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发挥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结构优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南部以欢乐谷、王四营观音堂文化大道为代表,中部以高井传媒、三间房动漫基地为代表,北部以崔各庄草场地艺术区、一号地蒙特里安艺术园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初步形成,赛特奥特莱斯、百安居超市、盛华汽车服务等一批商业品牌影响正在提升,大洋路商业街、高碑店明清古家具街、莱太花卉等特色商业街逐步形成。今年计划建设48个重点项目,涉及现代商贸、文化创意、现代物流、信息传媒等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预计全部建成后,可为本地劳动力提供9093个就业岗位。目前25个在建项目已完成投资20.2亿元,朝来购物中心、杰华生物蛋白质工程、欢乐谷二期等11个项目主体完工,其中,蓝调庄园等2个项目已经开业,朝来购物中心等8个项目计划年内开业。23个项目正在积极筹备,其中,天泰广场项目手续办理完成,近期开工建设;朝来文化艺术创意园、朝来老年公寓、八里桥文化活动中心、北京国际临港商务中心、颐高圣鸿创意园、孙河商业中心等16个符合两规的项目,正在协调办理审批手续;金盏公共保税区正在重新进行项目选址论证;高井传媒二期、赛特奥特莱斯二期、北京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港等5个项目需要适当调整规划,正在继续与规划部门协调。
二、加大农民培训力度,促进就业和转移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我区正在腾退的41个村,涉及劳动力2.1万人、企业3347家,实施腾退前,劳动力中由集体安置就业的3352人,在社会单位就业的6772人,自谋职业的6286人,无业待岗的4544人。在拆迁腾退后,由集体安置就业和无业待岗的7896名劳动力需要集体重新安置或转移就业。面对拆迁腾退形成的就业压力,区政府坚持“产业、岗位、培训、就业”四位一体,以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为核心,积极做好就业安置工作。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结合产业发展,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一是建立产业与岗位开发对接机制。结合土地储备安置房建设和农村地区绿化美化,挖掘物业、绿化、保洁等适合农民的就业岗位积极协调落实土地储备区域各乡产业用地,合理确定产业定位,促进功能性项目落地,开发新的就业岗位。二是建立项目与就业联动机制。发挥产业带动就业的作用,凡使用集体土地的,按照每亩23人的标准安置农??技能要求,做好劳动用工对接。对适合农民就业的产业项目,给予适当扶持,在办理项目规划、土地等手续时,优先提供便利服务。三是建立辖区单位用工服务机制。搭建用工服务平台,各乡主动对接辖区企业,建立双向联系工作机制,摸清用工需求,引导企业和拟建项目招用本地农民。建立辖区劳动力资源库,健全岗位收集制度,将合格人员及时推荐到用工企业。
(二)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一是大力开展技能培训。针对农民年龄结构、培训需求、就业方向,结合实际确定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确保农民愿意来、坐得住、有收获。对市场就业能力相对较强的年轻劳动力,重点开展中级和高级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推进劳动力外出就业。对年龄较大的待安置人员,针对安置岗位的需求,重点开展初级就业技能培训和岗位适应性培训,帮助做好上岗准备。二是开展素质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对有意愿参加学历教育的年轻劳动力,采取学费补贴、引进合作院校等方式,鼓励参加成人学历教育。对其他劳动力,结合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加强组织管理,按照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开展理财、健康、家居、物业等知识培训。今年1—8月已开展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学历教育等各类培训6654人次,组织27场专场招聘会,实现就业和转移就业2152
(三)加强区级统筹,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一是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实行城乡统一的失业登记和管理制度,将农民纳入失业统计范围,实施统一的就业管理,提供同等的就业服务。完善区、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在154个行政村建立就业服务站,将就业服务延伸到最基层,切实掌握农民的就业需求和变化情况。加强就业服务力度,落实就业承诺机制,对有就业愿望的农民,在不过分挑拣岗位的前提下,确保全部上岗就业。二是完善就业援助机制。对未就业劳动力较多的村、就业能力较弱的“4050”人员,特别是低保户、低收入家庭,开发保洁、交通协管等公益性岗位,采取帮扶措施,做好托底安置。三是提高农民就业组织化程度。加强与大型商业集团、物业公司、公交集团的合作,大力开发面向农民的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多渠道、多形式、跨地区就业。搭建区级就业平台,及时收集岗位信息,采取招工栏公布、手机短信提示等方式,将适合的岗位资源及时传递给求职的农民。创新就业安置模式,崔各庄乡以村为单位,成立了15支专业队伍,统筹劳动力就业安置工作;豆各庄乡打破村级界限,采取专业统筹方式,成立了朝丰物业、金田绿化等4个专业公司,统一安置全乡劳动力,目前已安排就业650余人。
(四)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政策衔接。一是充分发挥就业对增收、保障的联动效应。落实劳动力就业促进政策,鼓励农民市场就业和自主创业。实行就业和保险相衔接的机制,对于离开集体外出就业的,通过政策支持鼓励农民进入城镇职工保障体系;对于集体安置的,统一纳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二是规范集体安置政策,发挥集体的就业屏障作用。建立鼓励外出就业奖励机制,对外出就业有固定工作岗位的农民,每月给予不低于300元的就业奖励,逐步实现乡级统一标准。建立集体就业托底机制,农民失业后一段时期后愿意到集体就业的,集体负责安置,消除农民外出就业的后顾之忧。理顺集体收益分配关系,在有条件的村实行劳动聘用制,规范集体收益分配,稳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实现收益分配与就业安置分离。三是做好土储区域劳动力过渡期补贴发放工作。区政府制定了土地腾退区域农村劳动力就业安置工作指导意见,对各乡给予资金补贴,由各乡结合实际,制定发放标准和实施细则,切实做好过渡期劳动力安置和老年人生活保障工作。四是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将劳动力就业安置工作纳入对各乡领导班子的目标考核体系,签订任务责任书,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面临的困难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随着拆迁腾退的推进和传统产业的升级,农村地区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在土地储备区域,产业亟待重建或转型,劳动力就业压力较大。一是产业项目落地建设时间长。照正常的审批流程,产业项目办理各项手续需要较长时间,加上建设周期,建成一个新的产业项目至少需要35。特别是金盏公共保税区、赛特奥特莱斯二期等重大功能性项目,由于涉及规划调整,项目启动难度较大。二是拆迁腾退影响局部地区产业发展。从长期看,土地储备有利于拉动投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但拆迁腾退与规划建设存在时间差,短期内对局部地区产业发展有影响。今年上半年,41个土地储备村实现经济总收入8.8亿元,同比下降64.3%;农户家庭人均租金收入减少559元,下降40.8%三是劳动力就业和转移就业压力较大。区政府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转移就业任务依然很重,主要是土地储备区域非住宅(企业)需要全部腾退,在产业项目短期内无法建成的情况下,大量劳动力需由乡村集体安置。与此同时,农民的就业技能、就业观念、就业渠道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形势和要求不适应,部分农民就业意愿不强,跨地区转移就业相对较少。面对困难和压力,区政府将继续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城乡统筹,以发展产业、完善组织、提升服务、加强培训为重点,着力推进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编制农村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坚持产业规划、人口规划、土地规划和空间规划“四规合一”,对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突出战略性、宏观性和政策性,做好“十二五”期间农村地区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多渠道听取各方面对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更好地指导今后五年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
(二)依托功能区优化产业布局坚持功能区带动战略,对接“十二五”时期电子城北扩区、温榆河生态绿色休闲区、东坝国际贸易中心等十大产业发展基地建设积极承接城市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集聚,引导区域经济发展,努力将农村地区打造成高端商务拓展区、新兴产业承载区和绿色休闲引领区。依托周边文化资源,推进通惠河滨水文化景观带、高井传媒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江南文化创意园、颐高圣鸿创意园规划建设。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樱桃园二期、绿岛蓝莓等项目建设,打造特色都市农业园区。
(三)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在建项目抓进度、已批项目抓开工、拟建项目抓落实,对重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对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现场协调、专题调度,及时解决。抓紧推进将台商务中心、北京国际中医药港等25个在建项目建设。加快23个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争取早日启动建设。加大功能性项目引进力度,加速农村地区产业升级。
(四)加大产业扶持和管理服务力度落实农村地区产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发挥政策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和集体经济持续发展。深入开展产业用地资源状况调查,全面掌握产业发展空间,整合信息资源,提高决策效率和发展水平。强化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更好地为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为企业和投资者服务,为农民就业增收服务。
(五)加强就业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坚持长期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拓宽农民就业培训范围,优化培训内容,引导农民积极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完善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提供面向劳动者需要和用人单位需求的一站式培训服务,注重加强面向农民、青年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年底前将针对土地储备区域劳动力,集中开展引导性培训和实用技能培训,力争培训劳动力8000人。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机制,探索协作培养、分段培养等技能人才培养方式,力争每年培养百名农村产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六)加强就业服务,促进城乡一体化就业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调节、自主择业”的基本方向,优化政策,强化服务,促进农民就业和转移就业。推动“城镇”、“农村”两个服务平台均等化建设,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管理制度,使农民享受全市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和政策扶持。加速就业服务资源向村(社区)转移,推进就业服务由户籍管理向居住地管理模式的转变,方便农民就近获得服务。全力解决好城乡促进就业政策对接,使所有促进就业政策惠及农民,标准与市民等同。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产业发展和就业安置是城市化进程中受到社会各界持续关注、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重点问题,区政府将继续完善城乡统筹的政策措施,加快培育产业支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多层次推进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劳动力的就业技能、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质,确保产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