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人大会议>>常委会会议>>朝阳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

关于朝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

关于朝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

——2013年10月31日在朝阳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

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张维刚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吴桂英区长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朝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期评估有关情况,请予审议。

 一、评估工作组织实施情况

 朝阳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经区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批准,今年已进入实施的中期阶段。按照人大监督法和《纲要》实施要求,以及市、区有关工作部署,今年3月以来,区政府组织开展了“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此次评估范围包括《纲要》和审议发布的41个专项规划,评估时限原则上从2011年到2013年6月底。

 评估工作注重了3个结合:一是全面评估与重点评估相结合。在对《纲要》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估的基础上,重点对《纲要》提出的提升国际商务中心功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城乡一体化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等任务进行了评估。同时,结合近两年社会关注热点,对大气治理、水利工程、棚户区改造等新的重点工作也进行了梳理。二是纲要评估与专项评估相结合。区政府专题制定《朝阳区“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明确了部门职责分工。各部门按照时间节点如期完成了专项评估,为规划《纲要》的综合评估提供了支撑。三是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坚持“开门”评估,组织召开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专家学者4个专题论证会,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委托专业机构开展第三方评估,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区人大高度重视评估工作,组织制定“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监督方案,开展了涉及功能区建设、教育、卫生、就业保障等多个领域的专题调研,对规划评估全程监督,给予了各环节的指导和支持。

 二、目标任务进展情况

 “十二五”以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北京市各项调控政策,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牢牢把握国际化、现代化和城市化的特征,统筹推进规划实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规划落实,组织编制41个专项规划,完善规划支撑体系;制定折子工程,将《纲要》指标和任务分解到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规划实施督办机制,明确阶段性任务安排,按年度追踪《纲要》落实情况;以“双十工程”为抓手,建立“1+1+4”的实施保障机制,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取得实效。

 经过全区的共同努力,《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完成情况总体良好,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国际商务中心核心功能得到提升,发展定位更加鲜明。作为“十二五”规划推进载体的“双十工程”实施成效显著,“十大发展基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扩大了空间承载优势,成为推动我区发展的新增长极。“十大民生工程”取得实效,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引进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交通、信息化等项目投入不断加大,工作取得新成绩,在国际医疗、医养结合、社区服务等领域形成了朝阳特色品牌。规划实施两年多来,在调控转型中确保了经济平稳运行,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实现了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为完成“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指标完成较好

 从评估结果看,《纲要》中提出的18项主要指标,有3项提前达到规划目标,15项完成了中期目标。预计通过后两年的继续努力,“十二五”规划的各项指标能够如期完成。对照《纲要》提出的四类发展目标,具体情况如下: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加快。坚持内涵式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3.8%,超过预期5.8个百分点,2012年达到3632.1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29.5%。财政收入年均增速22%,2012年达到348.6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48.8%。全区专利申请受理量2012年达到21088件,超额完成预期目标。万元GDP能耗2012年为0.30吨标准煤/万元,比“十一五”末下降8.11%,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值。

 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坚持瞄准国际水准,外向型经济优势继续巩固,累计新增33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完成总任务量的55%。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速达到15.6%,2012年实现32亿美元,比“十一五”末增长33.7%,占全市的39.8%。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坚持全域统筹,城市化综合实现程度达到95.8%,居全市各郊区县之首。农村劳动力就业安置率达到97.3%。积极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适龄农民参保率达到96.5%。农民生活品质逐步得到改善,农村社会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社会建设不断进步。坚持共建共享,全区路网密度达到3.9公里/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6.33平方米,已达到“十二五”目标。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4%。社区(村)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到100%,已达到“十二五”目标。社区卫生(中心)网络覆盖率达到93%。科技创安覆盖率为88%。食品安全监测抽样合格率两年均达到97%以上,高于“十二五”目标。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均低于预期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2.1%和12.6%,均高于8%的预期目标。

 (二)重点任务推进顺利

 1.国际商务中心功能有新提升

 牢牢把握核心功能定位,强化总部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功能优势,区域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国际化资源加速聚集。巩固总部经济优势,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93家,占全市70%;CBD和电子城园区被认定为北京市首批总部经济集聚区。国际金融主集聚区建设成效显著,全区外资金融机构达到279家,占全市的65%,跨国公司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率先取得突破,国际金融博物馆正式开馆。推进要素市场建设,加拿大多伦多交易所入驻。

 国际商贸功能不断增强。CBD作为首都国际化标志性窗口,同时当选世界商务区和中国商务区联盟轮值主席,强化对外交流合作,对外联系的节点功能增强。坚持双向国际化战略,强化经贸枢纽功能,成立国际经济贸易合作服务中心,举办了东非、中东欧等16场经贸活动。以京交会落户朝阳为契机,打造全球性服务贸易交易平台,两届京交会朝阳承担板块签约总额达到2466.9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1724.6亿美元,占全市的42.2%,比“十一五”末增长38.1%。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品牌会展、文化、体育活动,成为国际品牌活动集聚地。

 国际商务服务环境不断优化。加强外商投资服务,建立外商投资大项目代办绿色通道,研发推出外资自主审批系统。巩固和发展友城关系,已与世界32个城市、城区建立友好关系。优化外事服务环境,建立朝阳区外籍人员服务管理协调会机制,探索出望京街道“1356”等外籍人员服务管理新模式。国际化社区建设、国际医疗服务等方面形成独特品牌优势。

 2.转变发展方式有新进展

 坚持高端高效发展方向,聚焦产业结构调整、功能区建设,强化创新驱动、内涵式发展,在稳增长的同时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制定金融等5个产业新三年行动计划,完善楼宇经济、鼓励企业上市等11项促进政策,累计安排各类产业扶持资金8.2亿元。全区第三产业比重达到89.15%。2012年现代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收入8462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24.9%。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达到10%左右,新增信诚人寿、英大基金等130家金融机构,汽车金融、股权投资等新兴金融业态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新增277家,联发科技、奇虎360等知名企业入驻,21个国家、市级科技成果落户。文化创意产业聚集能力进一步提升,北京国家广告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建成开园,大山子文化保税中心正式揭牌,全区有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基地5家、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8家,规模以上企业资产规模比“十一五”末增长44.3%。房地产业财政收入占比较“十一五”末下降13.3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对房地产业的依存度逐步降低。

 发展空间有序拓展。坚持功能区带动战略,加快十大发展基地建设,形成了全区联动发展的格局。CBD、电子城和奥运三大功能区辐射效应持续增强。CBD成为现代服务、国际金融等高端产业聚集发展的主要承载区,规模以上企业收入超过1.2万亿元,税收过亿元楼宇40座。核心区探索出一体化施工模式,中国尊项目开工建设。东扩区智能电网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电子城功能区总收入达到3845.2亿元,增速居中关村各园区之首;大望京科技商务创新区31.2%项目主体结构封顶,意向入驻企业25家。奥运功能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三大国家级文化项目开始启动。金盏金融园区、东坝国际商贸中心区、垡头核心区规划取得重大突破,土地开发、基础设施正在加紧推进。温榆河绿色生态休闲区、CBD—定福庄国际传媒走廊规划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一批重点项目加快落地。通过十大基地的建设,促进了项目落地和功能实化,为构建“五轴三带”布局夯实了基础。

 内涵式发展深入推进。以创新驱动发展,组织实施重点企业科技支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研发投入资助等计划,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发挥大企业研发中心作用,安捷伦开放实验室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成立朝阳区高校发展合作联盟,转化专利产值超过16亿元。2012年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382.2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2倍多。实施“凤凰计划”等人才政策,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74人。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建立中小企业一体化服务平台,专项资金额度由每年1000万元提高到3000万元。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累计投入节能专项资金7300余万元,实现年节能量约24万吨标准煤。建设区能耗监测服务平台,推进高安屯垃圾焚烧发电并网等重点工程,为节能降耗工作提供支撑。

 3.城乡一体化有新突破

 以加快完成农村城市化为主攻方向,以提高农民生活品质为落脚点,围绕区委提出的“四增五减”工作目标,不断探索创新农村城市化新路径。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转型。明确“三个一批”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形成农村产业发展“1+6”政策体系。实施“腾笼换鸟”,加快低端业态腾退,启动十八里店和豆各庄相关地块升级改造试点,加强对绿隔保留企业、集体土地上企业升级改造的研究。颐堤港等12个项目建成运营,三间房动漫大厦等10个项目主体完工,八里庄文化产业园等17个项目加紧建设。稳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改革的村由“十一五”末期的3个增加到120个。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67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

 城市化建设进程加速推进。以土储拆迁、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为重点,统筹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土储拆迁腾退累计完成住宅、非住宅腾退总量的96.4%和83%,孙河组团等部分地块已完成入市。整体搬迁上楼的村达到63个,来广营、金盏等7个乡4.7万人喜迁新居。基础设施加速向农村地区延伸,建成康营东路等21条安置房周边道路,长店北路等46条道路加紧施工。垡头、东坝(一期)2处污水处理厂建成试运行,定福庄、高安屯、北苑、清河第二等4座再生水厂加紧推进。加强环境整治,新增违法建设势头得到强力遏制。集中整治五环路等主干道、清河等主要河道两侧脏乱地段,农村地区整体环境得到改善。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稳步改善。统筹解决农村地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问题,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农村地区新开办配套幼儿园28所,府学胡同小学朝阳学校、人大附中朝阳学校等名校相继落户农村地区,21所农村校与14所市区级示范校互动共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19个乡共建设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乡文化中心和社区(村)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到100%。出台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意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95.2%,就业政策实现城乡统一化、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先在全市实现区级统筹,筹资标准由“十一五”期末的720元提高到1140元,超过全市平均水平460元。

 4.城市建设管理有新提高

 围绕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承载能力,突出抓好群众关心的交通出行、生态环境、城市秩序等问题,推进城市管理的精细化、人性化和智能化水平,努力营造安全、有序、祥和的城市环境。

 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进。着力解决违法建设、大气污染、水环境等突出问题。成立打击违法建设领导小组和专项指挥部,制定专项管控办法及实施方案,建立台账和督办机制,拆除违法建设114万平方米。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在全市率先建成PM2.5自动监测网络,淘汰老旧机动车11万余辆,改造867蒸吨燃煤锅炉,累计关停污染企业280余家。实施“7543N”水务工程,大羊坊沟等7条河道治理工程基本完工,清河营等4个郊野公园雨洪利用工程完工,坝河等3条河道五环路内段水质基本还清。开展环境整治专项行动,800余处脏乱点得到治理,建成垃圾分类达标小区473个。新增、改造绿化面积583公顷,创建68条优美大街和24个环境优美小区,完成造林任务16959亩。

 基础设施承载力显著增强。全面实施交通出行优化工程,配合做好地铁6号线、10号线(二期)通车保障,区内地铁通车里程达到75公里。完成广渠路四环至五环段80%的拆迁建设任务,东坝大街等45条道路建设完工,大中修道路100条,打通断、堵头路30处。四惠交通枢纽投入运营。投放公共租赁自行车5000辆。新增停车位1万余个。完成望京东、国贸三期等输变电工程,重点解决了望京、CBD区域变电站重载问题。

 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在全国率先实现社会服务管理标准化、数量化、常态化,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系统在各街乡全面运行。建立实有人口管理体系,出台《关于加强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深化“以业控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模式,建立人口管理目标责任制,人口无序增长态势初步得到遏制。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成为第一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区。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和“六型”社区、智慧社区建设,在全市率先开展老旧小区准物业管理工作。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引入专业社工在常营、垡头等保障房社区开展老年人、残疾人服务。开展“十大”平安创建活动,平安社区(村)达到90%,平安单位达到95%。实施“打非治违”、食品安全治理等专项行动。汲取“7•21”特大自然灾害教训,细化各类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形成了有效的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和善后处理机制。

 5.民生工程建设有新成效

 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实化“大民生”工作格局,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现实需求,逐步提高公共服务的标准、质量和水平,使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八十中学等名校在居住组团设立分校,合作办学学校已达21所,特级教师增加到112名。以“五化”为抓手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对农村校、薄弱校开展支教活动。结合人大议案办理,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增幼儿园学位10800个,入园需求基本满足。打造多元教育体系,劲松职业高中等3所学校已成功立项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以办理卫生议案为契机,加紧推进东坝、望京等大型医院前期工作和垂杨柳医院改扩建工程。成功创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全国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成立朝阳医院牵头的中部医疗联合体。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奥体中心成为国家级全民健身示范基地,开展国民体质监测2.6万余人次。新建60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在30个街乡开展农社对接,便民菜站总数达115个,实现社区服务高效便捷。

 就业和保障水平稳步提高。新增就业岗位24万个,促进6.4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社保基金征缴额年均增长27%。医疗专项救助惠及特困群体近1.8万人。累计新增养老床位4946张,每百名老年人拥有床位达到3.5张。成立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覆盖城乡。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完工,第二福利中心开工建设。保障房建设有序推进,累计新建、收购保障房源5.9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房3.7万套,分别占全市13%和16%。

 文化文明建设成效明显。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立,街乡文化中心达标率达到100%,社区(村)文化活动室达标率达到96%。在全市率先推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数字文化社区的建设总量占全市的70%,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15分钟文化服务圈”。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成11个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和6个民俗文化活动基地,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国际流行音乐周、全民健身日等文体活动特色不断增强,推动优秀文化成果“走出去”,促进了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

 “十二五”规划能够顺利实施,主要得益于我们形成了一些好的工作方法和机制。一是注重思路传承。多年来,我区形成了规划引导发展、环境促进发展、管理规范发展的工作思路。二是注重规划落实。完善规划衔接机制,将规划纲要作为制定工作目标的依据,分年度做好跟踪推进,及时解决问题,有效保障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三是强化统筹联动。统筹全区资源,调动各方力量,逐步构建了“大民生”、“大文化”、“大人口”工作格局,形成了力量统一、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三、《纲要》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十二五”规划实施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朝阳区自身发展已进入转型攻坚阶段,多年来快速发展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须给予高度关注。

 (一)人口调控任务依然艰巨。近年来,我区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给城市运行带来巨大压力。朝阳区人口占全市近1/5,常住人口由“十一五”末的354.5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374.5万人,实有人口达到420万,全区3/4的街乡人口处于超载状态。随着核心区人口外迁,我区人口聚集增长的态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一段时期内城市运行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土地、能源资源持续从紧,公共服务供需结构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加大,特别是大气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垃圾、污水处理问题比较突出,环境秩序管理任务更加繁重,控制人口规模的任务更加紧迫。

 (二)经济结构调整深层次问题亟待破解。当前,我区正处在经济发展转型的攻坚阶段,需要摆脱原有路径依赖加快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仍需优化升级,房地产等传统支撑产业贡献下降,工业总产值四年来首次负增长,新兴产业还在培育过程中。内需增长动力需加快转换,在购车、购房受限以及统计口径变化的影响下,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今年上半年仅同比增长7.1%,远远低于“十一五”期间22%的年均增速,信息消费、文化消费等新兴消费增长潜力还需挖掘。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地位尚不匹配,科技、文化创新优势有待培育。

 (三)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压力较大。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可控但隐患依然存在,拆违控违任务繁重,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安全等问题不容忽视。满足群众多元利益诉求难度加大,因征地拆迁、社会压力等导致的社会矛盾和信访高位运行,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矛盾交织聚集,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压力依然突出。

 (四)农村城市化还需集中破解难题。目前,农村城市化已经进入系统推进、瓶颈突破的关键时期。农村产业发展层级较低,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城乡之间、乡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民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转型发展任务还很艰巨。违法建设屡禁不止,城乡结合部环境脏乱问题依然突出。城市化过程中的安置房建设、农民转工转居、保障提升等问题,还需要下大力气妥善解决。破解发展瓶颈和深层次矛盾的办法还不够多,亟需探索分类推进城市化的新动力、新路径、新模式。

 四、进一步推进《纲要》落实的主要措施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持续加大。国内宏观经济面临周期性调整和转型升级双重压力,下行风险加大。朝阳区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与兄弟区县、其他城市间的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我区自身发展已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期,需要把握区委提出的“六个阶段性特征”解难题,谋发展。综合判断,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和国内、长期和短期、结构性和周期性因素将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但在中央政府经济转型升级和北京市“双轮驱动”战略的带动下,在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依托多年来积累的发展基础,发挥市场化、国际化程度高的优势,我区仍有很多重大机遇可以把握。总体来看,我区仍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根据中期评估情况和新的发展形势要求,下一步推进“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和北京市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主题主线,突出核心功能,深刻把握朝阳区发展阶段性特征,以“新四区”建设为目标,以“双十工程”为抓手,着力稳增长、调结构、控风险,惠民生、促改革、建小康,努力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朝阳科学发展、民生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

 以产业为龙头,优化调整经济结构,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进一步强化总部经济优势,以创建国家级商务示范区为契机,继续吸引高端总部聚集,到“十二五”末再引进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完善企业“走出去”服务体系,优化国际商务服务环境,充分利用京交会、服贸网等平台功能,引导企业有序开展境外投资合作。深入实施产业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在巩固传统重点产业支撑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培育新兴产业,清理低级次产业,努力构建“4+4+4”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全域CBD发展理念,加快十大发展基地建设,用好商务楼宇政策,加快商务地产开发,促进产业空间的拓展。加大协调力度,加快建设CBD核心区公共配套设施和中国国际期货大厦等15个产业项目,推动CBD东扩,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三大国家级文化设施力争开工。用好政策机遇,加快中关村朝阳园建设,促进大望京科技商务创新区、垡头核心区、电子城各园区协同发展,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商务型企业的引入。注重规划引导,加快金盏金融服务园区、温榆河生态绿色休闲区、东坝国际商贸中心区建设,力争规划和项目落地取得突破,加快重点传媒企业和项目在CBD—定福庄国际传媒走廊落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带动作用的企业的项目,促进科技与金融、商务、文化加速融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推进产业、人口、土地、空间、生态建设“五规合一”,探索建立人口总量与资源承载力相匹配的发展模式。

 (二)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以拆违、治污、建绿为重点,以更大的决心和努力改善环境质量,用硬指标完成硬任务,增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加大拆违控违,确保新生违法建设零增长。着力解决棚户区、城中村、边角地等影响区域发展和城市环境的突出问题。探索对土地、水、能源等资源更严格的使用管理办法,坚决淘汰、改造低级次产业。高标准做好垃圾消纳,深化生活垃圾规范管理。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加强对PM2.5等主要污染物的监测治理,2015年底前完成全区燃煤锅炉改造,落实重点行业环保审批总量前置工作,控制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全面完成“7543N”水利工程建设,提升水环境质量和防汛能力。完成城乡绿化美化和平原造林任务,打造一批生态示范小区和示范街巷,美化区域环境。

 (三)更加注重农村城市化建设

 按照国际商务中心的拓展区、配套区和服务区的功能定位,围绕“四增五减”目标,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推动农村转型发展,加快“腾笼换鸟”步伐,盘活现有产业用地资源,做好十八里店和豆各庄相关地块试点,清理一批、改造一批、升级一批低级次产业。全面落实产业项目准入制度,推进朝来科技园二期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提升农村地区产业层级。推进黑庄户、豆各庄等乡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管好、用好农村集体“三资”,壮大集体经济。全面改善农村地区发展条件,围绕农民回迁安置房和重点产业项目,加紧完善农村地区水、电、路等市政基础设施。推进长店北路等市政道路、水源十厂等重点供水工程、定福庄污水处理厂等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加大投入,加快教育、医疗卫生、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资源向农村地区布局。

 (四)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力推进“十大民生工程”,为民解难事、办实事,增进群众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落实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八项工程,开展新建校创建优质学校评选工作,扩充优质资源规模;鼓励优质教育资源落户农村地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满足群众多层次和个性化教育需求。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启动中日友好医院、安贞医院牵头的东部、北部医联体,促进医疗资源共享。继续推进垂杨柳医院改扩建。提升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鼓励多渠道社会办医,支持国际化医疗机构和康复护理机构发展,完善健康服务体系。大力开发就业岗位,以大学生、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为重点,加大就业培训和服务力度,促进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和提升劳动力就业水平相衔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力度,完善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养老设施和养老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探索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打造北京市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编制棚户区五年改造实施计划,加快保障房配租、配售,大力推进保障房周边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

 (五)更加注重城市精细化管理

 坚持建管并重、共建共管,建立主体清晰、权责明确、协调顺畅的城乡管理运行机制。推进全模式系统的全面覆盖,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精细化水平。继续抓好交通排堵保畅工作,完成广渠路二期等道路建设和道路微循环系统改造,推进团结湖等4个区域的交通示范区建设。稳妥推进人口规模调控,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控制人口规模无序增长;结合拆违控违,淘汰低端业态,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深化基层平安建设,全力创建全国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和北京市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区。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消防安全等问题,提升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提高群众安全感。

 (六)更加注重提升文化软实力

 固化全国文明城区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制定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健全文化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提升城市品质和发展软实力。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快建设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新馆投入使用,推进常营、劲松、香河园等地区文化中心建设,街乡文化中心、社区(村)文化活动室达标率力争达到100%。通过朝阳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和文化社区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充分发挥品牌活动示范效应,巩固提升“社区一家亲”、“北京民俗文化节”等重点品牌活动的影响力。加强志愿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强化朝阳城市人文形象的塑造和宣传,展示阳光向上、开放包容的精神风貌。

 (七)更加注重改革创新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各项体制机制创新,为规划任务落实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政府服务管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对接国家、市级审批权限调整下放安排,进一步简化手续,优化流程,压缩时限,不断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和服务质量。强化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公开机制,健全行政监督和问责制度。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和完善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行和监管制度,研究探索新型融资模式。落实好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细则,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土地一级开发、市政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积极探索社会领域改革。积极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机制创新,推动办学体制改革,探索公立医院管办分开、取消医药补偿等运作模式,在国际教育、国际医疗、社会办医等领域积极争取市级试点,打造我区特色品牌。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力度,创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支持社会组织承接政府服务项目。创新中小企业服务模式,推进中小企业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拓宽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以上是“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的主要情况。朝阳区的发展正处在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各方面的任务很重、压力很大。我们将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对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实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十二五”各项任务,为“十三五”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