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人大刊物>>常委会会刊>>朝阳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会刊

关于朝阳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

关于朝阳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1年8月10日在朝阳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上

朝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李  欣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三化”,落好“五子”,实施好“双五”工程,对照年初制定的发展计划和任务目标,结合区人大提出的审查意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上半年GDP实现3640.7亿元,同比增长13.5%,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7.9%,两年平均增长3.9%。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8亿元,同比增长12.7%,比2019年上半年下降1%,两年平均下降0.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1.1亿元,同比增长4.2%,比2019年上半年下降6.7%,两年平均下降3.4%。建安投资完成159.6亿元,同比增长6.7%,比2019年上半年下降12%,两年平均下降6.2%。总消费同比增长22.8%,两年平均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765.7亿元,同比增长25.2%,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4.4%,两年平均增长2.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8%,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12.1%,两年平均增长5.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05%,万元GDP能耗下降5.16%。

 (一)强化大区责任担当,服务保障能力稳定提升

 全力以赴开展“建党100周年”活动服务保障。严格落实拆装演练、文艺演出、彩排场地、交通保障等保障任务。完成日坛路、日坛北路、日坛东路、光华路等道路维修3.7万平方米,施划道路标识标线7300余延长米,规范公服设施37处,架空线1500余延长米。以奥林匹克中心区为重点,在主要路线和点位摆放大中型花坛15座、悬挂灯饰1800组,在中轴景观大道布置花柱30根,奥林匹克塔、大望京、塞隆国际文化创意园举办三地联动主题灯光秀,营造了隆重热烈的节庆氛围。推进“喜迎建党百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14个单位实施342项改革创新举措。将“接诉即办”作为实践活动主要抓手,制定31项重点民生诉求清单,今年以来已解决4.44万套不动产办证难题。

 高标准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建立“1+10”区级运行保障体系,落实“双进入”机制,形成了集中力量抓冬奥的良好局面。完成“相约北京”5项测试活动、90场次比赛服务保障,实现了竞赛场馆、公共区与外围城市运行无缝衔接。做好场馆建设协调保障,冬奥村、主媒体中心建成,国家速滑馆、国家体育馆等竞赛场馆已全部完工并通过绿色建筑认证,完成奥运塔灯光秀及相关区域道路施工改造。有序推进冬奥会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加快推动10项环境整治与景观提升项目。

 科学精准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强重点人群管理,协助集中隔离管理9批入境人员共计7673人,累计流调1942人次,完成疫情相关转运4012人次,启用集中观察点39个,接收集中观察人员2.3万人。建设区级1+3核酸检测基地,全区核酸日检测能力提高到14万份样本。构建疫苗接种工作体系,在全市率先探索出以日接种量1000人为单元的标准化模块。建立“固定+临时+流动”接种模式,设立504个接种点位,开展疫苗接种“八进”工作,提升疫苗接种服务水平。建立“千万级”信息数据库,研发疫苗接种小程序,实现人员到站“扫码”接种。截至6月30日,我区累计接种剂次突破631万剂,累计疫苗接种人数超331万人,18岁及以上疫苗接种率近90%。稳妥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帮助526家企业、1317名人员提交来华返京申请,做好驻区企业外籍员工返京复工复产服务保障。全面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近20亿元,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冲击。落实人物同防要求,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全链条管理。持续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落实。

 (二)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规划加快落地实施。“十四五”规划体系逐步完善。《朝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经区十六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发布。围绕规划任务落地,制定“十四五”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及任务分工方案,细化分解168项重点任务。制定实施《朝阳区“十四五”时期推进“双五”工程实施方案》,提出五年总任务和2021年工作重点。做好专项规划与规划纲要的统筹衔接,有序推进专项规划编制,30个专项规划形成初稿,4个专项规划完成审议。深入落实城市总规。全面梳理在途项目,有序推进分区规划实施。加快详细规划编制,划定193个街区单元。广泛开展规划宣传解读。依托新京报等媒体宣传解读规划纲要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总体思路,开展“一图读懂朝阳区‘十四五’规划”系列宣传活动。

 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编制《2021年朝阳区数字经济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提出数字贸易先行等8项行动计划,形成了25项工作任务、57项重点项目台账,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等13个年度重点项目落地,中关村电子城·集成电路设计创新中心一期完成升级改造。推动应用场景建设创新,持续推进奥林匹克公共区、三里屯等重点区域应用场景建设。5G基础设施建设数量稳居全市第一,新增291站,累计达到4312站,实现五环内5G信号连续覆盖,五环外重点地区及场景精准覆盖,高效推进京沈高铁朝阳段、冬奥场馆等重点区域的5G网络建设。建设朝阳区科技企业赋能站,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场景的陪伴式赋能服务。鼓励平台经济拓展新业态新模式,依托鲲鹏联创中心打造开源共享平台,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才政策改革创新。在全市率先探索制定文化产业人才引进专项支持政策,制定《朝阳区人才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项计划》《朝阳区服务“两区”建设人才领域专项工作方案》及各领域领军人才的认定细则和评审方法,印发实施《朝阳区“凤凰计划”高层次人才认定支持办法》。人才工作专网“朝阳国际人才港”上线,初步建成全区人才数据库,打造全区人才工作线上平台。各类高层次人才持续集聚。围绕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人才发展平台建设,推动政校企多元主体联动和资源整合,促进产学研融合培育人才发展。做好各类优秀人才选拔推荐,遴选2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为区内各类人才和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国家级、市级各类评选、奖励申报提供支持。

 消费与投资结构持续升级。消费市场进一步回暖。积极开展2021年“潮朝阳新消费”等促消费活动,社零额增速全市第一,总量占我区前三名的汽车及配件业、互联网零售业和综合零售业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7.4%、4%、34.2%。优质供给不断增强,支持郎园Station成为全市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首批试点项目,催生了美克洞学馆等新业态新模式,区内黑珍珠餐厅达到24家,占全市约7成。《北京市商圈活力研究报告》前十商圈中有6个在朝阳,望京小街等商圈活力进一步提升。投资结构持续优化。民间投资活力进一步激发,增速达91.7%,远高于全市水平。重点领域投资项目加快推进,围绕保障房、重点功能区、重点交通设施等,推进亮马河北路等97个基础设施项目、温榆河公园朝阳段一期等137个民生项目,以及京东方C3C4设计研发中心等38个“高精尖”产业项目。

 产业结构深入调整。上半年,我区GDP前五大行业占比达70.2%,较去年同期提升1.6个百分点,重点产业贡献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加速发展,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区级财政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217家,上半年新注册科技信息服务业企业7030家,同比增长81%。高成长企业“凤鸣计划”深入实施,推动13家企业上市,27家企业上榜“2020年中国独角兽名单”,占全国1/10、北京市1/3。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百家实验室进千家企业”需求对接活动,服务企业356家。大力推动金融业开放发展,新增中能建财务、科勒资本等31家金融机构,我区入选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双百行动”深入实施,环球国际视通等一批重点企业落户,北京音乐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加快改造升级。大力培育引进优质企业加强财源建设。赴京外招商引入优质企业,与深圳证交所签订合作协议,引导总部企业、高精尖企业来我区发展。上半年,新注册企业1.9万家,从京外迁入企业39家,数量均居全市首位。大力引入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在一季度财源工作评估考核中位列各区首位。

 (三)全力推动“两区”建设,高水平开放发展加快推进

 “政策、企业、空间”三单管理全面落实。市级251项任务中,朝阳组团62项任务已落地49项,落地率达79%。目标企业清单项目稳步推进,重点产业项目落地124个,积极对接175家GaWC企业,已有76家企业在朝阳,上半年在推外资项目、在谈项目位居全市首位。空间清单持续更新完善,进一步细化2万平米以上楼宇信息台账。自贸区挂牌至今年6月,新设外资企业506家,同比增长32.5%,实际利用外资33.6亿美元,同比增长22.9%。每日优鲜被认定为2021年度全市首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我区跨国公司总部增至131家,约占全市70%。

 关键领域创新有力推进。全国首批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全国首批境外机构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试点业务等28项“首家”“首批”项目落户朝阳。全面实现外籍人员经常项下便利化购汇汇出试点业务、ABS(资产支持证券)由备案制改为登记制等试点政策落地,资金跨境流动便利化取得新突破。围绕金融创新、中医药服务贸易等朝阳特色领域形成10个改革创新实践案例,位于全市前列。

 重点产业功能区承载力不断提升。CBD楼宇经济发展向好,上半年,CBD功能区税收过亿楼宇94座,同比增加18座,其中过10亿楼宇达到9座,过50亿元3座,核心区阳光保险金融中心、泰康集团大厦竣工。编制“CBD高质量发展18条”,北京CBD全球招商联络站中国上海分站揭牌,深圳、广州、珠海等20多个城市分站将陆续设立,面向全球开展招商引资。中关村朝阳园北区高压线入地永久工程启动,阿里巴巴北京总部项目部分主体结构封顶,国际创投集聚区产业生态更加完善。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加快建设,第四使馆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展,《东坝地区规划建设方案》经北京市推进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区街区控规编制工作加紧推进,深度探索“第二个三里屯”建设模式。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连续四年在北京市各区营商环境评价中名列第一。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议案办理为抓手,梳理细化40项工作任务,统筹推进北京市营商环境4.0版改革任务落地。全区48个部门和43个街乡广泛开展“局科长走流程”活动,创新设立全市首个“合法合规信息查询”窗口,推动“一业一证”市场准入改革。梳理告知承诺事项163项,压减办事时限60%,推出营业执照领取“最长四小时”提速服务,推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跨区通办,“一网通办”全区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依申请事项全程网办率达74%。优化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功能,在CBD和IT产业园两个站点推出A类人才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两证联办”业务,办理时限压缩到7个工作日。全力做好企业帮扶,中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近400家企业融资10.2亿元。推进国资国企改革,上线国资监管大数据平台基础模块,优化国资布局结构,全面推进公司制改革,推动国企数字化转型提升。

 (四)减量提质并重推动“疏整促”,城乡区域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

 新一轮“疏整促”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统筹机制不断完善。制定创建“基本无违法建设区”行动工作方案、治理类街乡补短板促提升工作方案等政策,完成4100余个点位上账落图,对接12345市民服务热线强化“动态”任务上账管理,进一步提升精准调度水平。录制播出2期《向前一步》节目,积极发挥凝聚共识、赢得支持的作用。将疏整促专项行动与人口调控相结合,运用人口大数据监测分析平台,加强精准化管理。专项行动稳步推进。我区15项市级量化任务指标中,老年餐桌等4项任务完成量排名全市第一,8项任务完成量排名全市前三,配建设施移交等3项任务提前完成全年任务,临时建筑治理等3项任务完成80%以上。施工围挡、桥下空间、代征代建道路移交等今年新增任务完成量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拆除并实现“场清地净”91.4万平方米、腾退土地109.7公顷,“留白增绿”完成19.7公顷,建设便民商业网点55处、老年餐桌161个,开墙打洞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持动态清零。CBD区域交通综合治理项目完成建设,双井街道众享生活圈项目进入施工阶段。

 农村城市化进程提速。整体推进绿隔地区建设。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平房姚家园三期等7个安置房项目开工,分类化解56个农民安置房项目办证问题,东坝乡农村整建制转工转居全面启动。持续释放产业发展空间。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启动测试和招商,推进北京国际文化硅谷等11个项目68.8万平方米产业空间招商引资。深化产业用地区级统筹,市场化运营机制不断完善。全面推行“田长制”,完成0.18万亩土地复耕复垦。稳步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台、南磨房2个乡初步形成乡级改革方案,4个乡16个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扫尾。农村地区环境面貌持续改善。第二批10个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协作支援及区域协同发展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不断深化,与察哈尔右翼后旗等2个新增结对帮扶旗县主动加强联系,对接产业发展、生态旅游等方面的协作。加大帮扶项目支持力度,计划安排区级项目20个,帮扶资金4432.8万元。继续强化干部人才交流,安排新一批挂职干部9名。深化消费帮扶,帮助卓资县销售带贫农畜牧产品金额900万元。对口协作加快推进,助力密云区生态涵养建设,支持帮扶资金1亿元,“双创中心”初步完成运营方案。高效推进副中心协作发展,制定两区产业协同发展结对工作方案,支持、引导区内1391家企业落户通州,与台湖演艺小镇共享我区国际化文创产业优质资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海湾环境科技等企业在河北布局生产环节。

 (五)强化生态环保和城市治理,城市品质全面提升

 高质量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空气污染治理持续发力,加强沙尘天气应对,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平台上线。深化“一微克”行动,PM2.5累计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推动河长制工作从治河向治水转变,8处国考、市考断面平均水质全部达标。实施节水行动方案,在全市率先开展园林绿化非常规水源置换。全面保障土壤环境安全,我区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新增改造绿化面积 27.5公顷,加快推动东风迎宾公园、温榆河公园一期等项目,朝阳公园实现免费开放,完成朝阳绿道温榆河公园至朝阳公园88公里的规划选线,金盏森林公园二期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智慧化赋能城市治理。初步搭建完成“城市智慧大脑”指挥调度中心、综合展示体验中心和综合展示平台,助力解决全区重点难点问题。北京朝阳站投入使用,周边6条道路建成通车,交通枢纽工程进场施工。新增立体停车设施3处、居民区停车位2281个,5项疏堵工程启动实施。东北环线铁路(朝阳北路至姚家园路)沿线3座下穿人行通道主体完工,北京妇产医院等11所医院和学校周边交通秩序持续改善。推进146条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在CBD区域推进电子围栏建设,清理违规共享单车40万辆、电单车2万余量。多方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建成全市首个区级预付费资金监管平台,创新开发“预付管家”“楼长助手”“朝阳预警通”等系统,以教育培训机构为重点筛查清理高风险企业。稳妥做好P2P平台清退,重点平台累计兑付金额334亿元。开展“护航·100”等专项行动,治理液化石油气、储能电站及电动车辆充电设施隐患。着力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整改隐患860处,整改率89.4%。

 城市更新取得积极进展。加强区级统筹,制定城市更新行动组织方案,建立重点项目动态清单。加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启动36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新开工99部、完成52部,与首开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全市首个危旧楼房拆除重建试点项目光华里5、6号楼重建工程启动,探索出拆除改建的“建外模式”。有序推动棚户区改造,完成东坝北西B地块棚改“拔钉子”任务,三间房南区等3个棚改项目启动征收。传统商圈加快升级,三里屯商圈太古里西区改造项目纳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点项目清单,内部改造及外立面升级基本完成。积极开展公共空间改造提升,惠新西街公共空间纳入市级公共空间提升改造试点,元大都遗址公园小微空间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民生领域短板加快补齐

 就业帮扶工作显实效。加大就业政策扶持力度,为6500余家企业、22万人申请促进就业政策资金5.6亿元。兜底保障重点群体就业,累计促进939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16户,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开展“春风行动”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89场,提供就业岗位4.4万个。截至6月底,开发就业岗位近6万个,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1.7万人。

 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压实。持续优化学校教育供给。新设立26所社区办园点、新建7所幼儿园,新增学位5080个,普惠园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新建、扩建6所中小学,增加义务教育学位共3580个。大力推动“双减工作”落实,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优质医疗供给不断增强。安贞东方医院地下结构完工,垂杨柳医院完成改扩建正式启用,与嘉会医疗、泰康等机构沟通,初步形成国际医院建设思路。养老服务模式深入拓展。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六里屯社区养老照料中心率先通过养老机构登记备案。全区新增养老机构2家,新增床位410张,新接收养老配套设施6400余平方米。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持续优化。开展系列文化活动近2000场次,启动数字博物馆建设,努力打造“15分钟文博圈”,我区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全面开展。网球特色区正式揭牌,场地建设加快推进。

 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推动“接诉即办”核心系统2.0正式上线运行。突出多渠道汇聚、高效率派遣等功能,12345热线诉求办理市级综合考评成绩4-6月逐月提升,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分别较年初提高11.1%、10.9%、9.8%。持续深化社区治理。完成544个居委会、114个村的“两委”换届选举。举办“社区成长结伴同行”京深汉筑社区工作交流会,实现“社区成长伙伴计划”跨区域发展。有效落实社区减负,调整39个超大规模社区。规范提升162个社区之家,开展16个城乡社区协商议事厅和47个城乡社区楼门院治理示范点建设。突出抓好两个“关键小事”。围绕打造“五个物业”,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物业服务覆盖率、党组织覆盖率提前完成全年“三率”指标。建成130座垃圾分类驿站,持续提升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与精准投放率。

 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住房保障力度不断增强。开工建设各类政策性住房4155套、竣工4212套。无障碍环境建设稳步提升。全力打造“三个一”精品示范工程,为我区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经验。社会保险政策全面落实。全区残疾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确保征地超转、社会救助等政策落到实处。

 二、计划执行中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总体看,2021年上半年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要认识到当前各项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一是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需要高度重视国外疫情蔓延、全球化进程放缓、中美博弈等因素对我区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全球疫情仍呈扩散蔓延态势,境外输入是当前疫情防控最大风险,跨境人员流动和业务开展受阻,世界经济受疫情影响仍在持续。全球性对外投资下滑和对外投资规则约束,对我区引入跨国公司和项目带来不利影响。美国持续加强对我国发展的遏制,限制中资企业在美上市、增加“实体清单”企业等措施,影响我区优质企业走出去发展。二是服务保障冬奥会、冬残奥会进入冲刺阶段,需要做到精益求精、万无一失。北京冬奥会事关大国形象、国家发展,今年10月冬奥将进入赛时运行阶段,我区作为“双奥之城”的核心区,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确保明年年初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如期顺利举办。三是经济稳定恢复增长的基础还需不断巩固,需要持续增强发展后劲。上半年我区经济发展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并且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但要清醒认识到今年的高增速是在去年同期低基数的基础上实现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等部分领域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而且GDP增速与海淀区、上海浦东新区等区域相比还有差距。经济运行中周期性、结构性的问题依然存在,需要加快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深入优化产业结构。四是建立完善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任重道远,城市治理能力和民生保障水平需要加快提升。面对城市规模大、常住人口多、社会结构多元、群众诉求多样的形势,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加快运用现代科技赋能城市治理。社会治理现代化存在短板,仍处于探索阶段。群众诉求总量始终高位运行,上半年,受理市民热线诉求约36.4万件,占全市接诉总量的17.4%。“接诉即办”综合考核成绩尚不理想,6月份全市排名第11名,为民办实事的主动性、精准性、有效性还需提升。安全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上升。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依然很大,我区PM2.5累计平均浓度全市排名第10名。围绕“七有”“五性”需求,仍需加快补齐基础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短板,缓解入学难等问题,促进普惠公平。

 三、完成全年计划的主要措施

 下半年,我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强化朝阳功能定位为统领,以“两区”建设为契机,坚持高水平开放和国际化发展,培育新增长极和动力源。突出“五子”联动、协同推进,突出抓好冬奥筹办这件大事,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注重服务首都大局,紧盯重点工作落实

 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按照市委关于疫情防控的总体部署要求,继续不折不扣落实“四方责任”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防控措施。继续做好流调溯源、密接管理,加强社区防控,全面实施环境检测和消杀。进一步加强社会面防控,公园、景区、商务楼宇、商超、餐饮单位、宾馆饭店、农贸市场等场所严格落实戴口罩、测温验码、通风消毒、“一米线”等防控措施,重点加强对机场区域内人员密集场所的监督检查,对落实不到位的商户责令其立即整改。加强重点人群管控排查,对物流、出租、保洁等公共服务从业人员,加密核酸检测频次,加强个人防护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格规范集中隔离点管理,做好人员和物资等储备,确保安全有效运行。严格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进京管控。压紧压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院感防控责任,扎实推进急救站点、5个发热筛查哨点和7间负压病房建设,确保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综合达标率达到90%。安全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构筑免疫屏障。

 高标准做好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加快推进12方面50项重点任务落实,确保高标准完成10月国际赛事测试赛和国际训练周保障任务。抓好测试活动问题整改,优化场地设施、场馆运行、应急处置等筹办流程,完善场馆防疫分区、运行计划和应急方案,确保赛时运行畅通。开展“四大”秩序集中治理,做好冬奥场馆、驻地、路线周边等重点区域环境美化和景观提升。重点推进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场所以及旅游景点、社区无障碍改造,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人性化服务。推进冬奥文化广场、文化设施以及冬奥社区规范建设,积极策划宣传推广活动,营造“参与冬奥、共享冬奥”的良好氛围。

 加快推动“疏整促”任务落实。力争在第三季度基本完成专项行动年度任务。严厉打击新生违建,全年拆违面积不少于210万平方米、腾退土地不少于220公顷,力争完成24个街道、2个乡的基本无违法建设街乡创建。拆除临时建筑66处,治理施工围挡25处,完成204条代征代建道路移交。以燕莎桥为试点,打造桥下空间再利用的新样板。高标准打造双井街道众享生活圈、广渠路沿线等重点区域。针对违法建设治理、棚户区改造签约、重点项目征拆收尾等进度较慢的专项任务,加强统筹调度,加快任务实施。积极推进揭网建绿、铁路沿线安全隐患整治等新增任务,不断完善区域品质。深入推动治理类街乡整治提升。加快三间房、高碑店2个市级治理类街乡整治提升项目落地,落实好《朝阳区治理类街乡补短板促提升工作方案(试行)》,围绕我区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问题集中街乡,解决一批群众诉求集中事项。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向前一步》栏目选题报送。

 持续巩固支援合作发展成果。健全完善防返贫机制。认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研究建立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推进机制,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开展多种形式帮扶工作。重点支持当地生态旅游、农牧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用好消费扶贫区级分中心,深化消费帮扶合作。精准对接就业岗位,有效开展劳务协作。动员基层和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搭建朝阳区社会力量帮扶平台,推动街乡、企业、学校、医院等方面结对工作有序开展。加快与密云区签订两区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在深化产业合作、劳务就业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快推动双创中心建设,力争年底前实现运营。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加强与雄安新区、城市副中心项目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功能互补。

 (二)注重以开放促发展,充分发挥“两区”叠加优势

 全力推动“政策+项目”落地。加强政策对标研究。对标RCEP、CPTPP、TISA等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寻找政策突破点,加大相关产业支持力度,积极与国家、市级有关部门对接,争取相关政策在朝阳先行先试。谋划推进重大项目。加快落地服务贸易项目,积极探索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业务场景,研究建立具有服务贸易特色、服务国际交往的综合保税区建设方案。重点关注功能型项目,全力推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北京中心落地,积极对接香港国际仲裁中心等机构,抓好上海嘉会国际医院等国际医院项目。提高“首发”“首批”项目数量和质量,加快形成“两区”建设的朝阳案例,力争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实践案例数量居于全市首位。

 以重点产业开放拉动产业升级。积极推动现代金融业发展。充分发挥朝阳区金融业招商引资平台作用,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落户。力争5家企业上市,探索建立私募基金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加快商务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落实好《朝阳区促进人力资源市场发展的意见》,积极打造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为企业发展做好人才支撑。充分利用律师机构集聚优势,制定并落实促进法律服务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引导法律服务业加快发展。

 统筹推进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加快新增产业空间入市,尽快落地楼宇评级“团体标准”和“北京市地方标准”,实施“七清单管理”。做好CBD国际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收官工作,确保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水平等6个方面105项工作取得实际成效,健全“招商+服务”体系,全力推动正大中心、三星大厦、泰康等项目招商引资。稳步开展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建设,加快编制东区和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力服务保障第四使馆区建设,探索平台公司搭建模式,引入社会资本缓解园区建设的资金压力,推进航站楼—轨道微中心一体化等项目落地研究。推动中关村朝阳园北区规划实施方案获得市政府批复,打造高质量国际创投集聚区2.0版。

 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对标对表国家和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4.0版改革,细化落实我区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认真做好议案办理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工作方案安排抓好落实。加快扩展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力争在年底前实现80%的区级事项全程网办。推动区块链技术在不动产登记、财税电子票据等领域的应用,做到100项政务服务事项的在线办理。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提高公平竞争审查水平和规范程度,优化市场准入和审批服务,规范涉及平台企业的行政许可、资质资格等审批事项。

 (三)注重深化供给侧改革,实现供求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不断增强投资后劲。持续推动重点工程建设。强化投资项目统筹调度,抓好107个市区重点项目建设,协调市级部门加快大羊坊路等4个未开工市级重点项目手续办理,推动北京东方和瑞绿隔产业项目等19个区级重点项目开工。加快推进今年新供地的10宗地块项目开工,对5个取得立项批复的项目,协调加快办理建设手续,推动剩余5个项目完成立项,全力以赴完成投资任务。优化政府投资结构。聚焦第四使馆区、自贸区、冬奥场馆和保障房等重点区域及东部、南部薄弱区域,建设和储备一批促进市政、环境改善的项目,有步骤、分阶段地解决涉及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实际问题。重点关注以满足“七有”“五性”要求为重点的社会领域,安排一批保障社会民生和安全的教育、文化、卫生等项目,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激发消费市场发展动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编制《朝阳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行动计划》,以“1+5+8”措施体系为主要抓手,全面释放消费潜力,打造CBD千亿级国际消费商圈。积极发展首店经济,吸引知名企业开设首店、旗舰店,持续培育新消费品牌,支持观夏香薰、元气森林等本土品牌发展,吸引更多黑珍珠餐厅入驻,满足居民多元消费需求。联合国际机构打造新消费品牌孵化生态圈、研究建立新消费品牌孵化基金。推动免税经济发展。主动衔接国家免税店创新政策,积极争取在三里屯、大望路等大型优质商圈设立市内免税店。大力培育文化新消费,以泡泡玛特等文化新消费领军企业为抓手培育壮大文化新消费市场,鼓励北影平房园等园区打造各具特色的直播产业基地,提升中国国际时装周、798艺术节等国际性品牌活动影响力。

 巩固经济总量回升成果。高效开展企业服务。对体量较大的企业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常态化工作机制,对占我区税收80%的前3000家企业定期跟踪对接,对高成长科技企业实施“凤鸣计划”,给予企业精准支持,鼓励存量企业加大贡献。全面开展精准招商。借助“两区”政策优势,紧盯国际金融、智能制造和数字科技领域,借鉴CBD设立外阜招商工作站模式,逐步加大社会化招商力度,聘请专业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以商引商。

 (四)注重科技创新驱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着力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加快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医药、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开展产业链生态图谱分析,精心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紧抓市级允许城四区落地调试组装、系统集成等制造业环节契机,对有发展高端制造业需求的企业给予空间、场景、资金等政策支持,协助极智嘉加速落地全球首个“IDM Show”数智园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创业引导基金作用,发掘一批模式新颖、跨界融合的爆发式高成长企业。推动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朝阳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方案和支持政策。注重与区内19家高等院校、88家科研院所、32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人才、技术等领域加强合作,逐步增强创新能力。

 推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联动发展。研究制定我区数字经济政策,加大对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产业集群的支持力度,支持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利用存量老旧厂房打造数字经济特色产业园区,以中关村电子城·集成电路设计创新中心为试点,研究给予“一园一策”政策支持。推动数字经济重点项目落地,推进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建设,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统筹推进“城市智慧大脑”建设,研究制定顶层架构设计,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平台。营造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生态,推进科技冬奥、CBD核心区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建设,加快5G基础设施布局,全力做好首届“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筹备,加强数字经济氛围营造。以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数字文化产业,大力培育网络新视听、网游电竞等数字文化新业态,促进广告、休闲娱乐等传统优势行业转型升级,全力建设全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搭建“贸促云展平台”,鼓励会议会展机构、行业协会等主体创新展会服务模式,打造数字化贸易新载体。

 努力推动数字贸易加速发展。联合院校、专业机构开展数字贸易领域专项研究,建立数字贸易领域专家库,为打造数字贸易试验区提供智力支持。依托北数所开展数据交易规则的研究,在数据确权、数据托管等方面寻求政策突破,积极开展数字签名互认、数据流动等方面的政策研究,争取数字贸易领域相关政策“先行先试”。以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为重要承载,实施三单任务清单管理,扎实推进数字贸易试验区建设。

 加大人才引进和服务力度。持续完善人才政策。把握北京人才引进政策调整契机,按照新版《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积极吸引优质毕业生落户。研究制定加强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若干举措、人才创新创业支持、产学研协同平台建设支持、优秀人才引进资助等相关政策。有序开展“凤凰计划”高层次人才评选认定,集聚一批领军人才。进一步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深化与“未来论坛”战略合作,支持举办“未来科学大奖”系列活动,吸引全球顶级科学家参与。举办第9届OTEC海外人才创业大会,聚焦数字经济产业,吸引一批优秀国际人才和创新创业项目。结合“两区”建设人才需求,开展新业态新模式、独角兽企业等人才引进落户专项申报。抓好“三国际一未来”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实现国际人才公寓、国际医院开工,加快推进国际学校选址和规划指标落地,促进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五)注重城市品质提升,深化区域均衡协调发展

 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的各项工作。充分掌握能源消费等各类底数信息,编制朝阳区“十四五”时期节能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加快研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体实施路径和措施,成立朝阳区绿色发展促进会,办好全国节能宣传周等活动,营造全社会绿色发展氛围。推进大尺度绿化建设。细化造林绿化任务落实,加快推进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项目,重点抓好温榆河公园朝阳段一期、二期建设,9月底前朝阳绿道 9.5 公里示范段基本达到通行条件,全年新增改造绿化面积500公顷。推进林长、河长、田长“三长联动、一巡三查”,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整体保护。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高质量做好考核验收准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好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实现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三年滑动平均浓度继续下降。确保8个国考、市考断面稳定达标提质,巩固黑臭水体和小微水体治理成效,完成10个小区自备井置换。确保受污染耕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2%。

 提升城市建设与治理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亮马河北路建设,建成10条主次支路,完成5项疏堵工程。启动望京区域交通综合治理,CBD区域交通综合治理工程加快验收,完成30公里慢行系统整治。推进建国路16号立体停车设施建设收尾工作,全年新增各类停车位3000个。配合做好地铁3号线、28号线等5条轨道交通及东北环线铁路建设。以“北京朝阳站”运营为契机,加快推进周边区域规划建设,将姚家园北街打造成迎宾大道。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开展“门前三包”问题专项整治。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两网融合”,专项治理垃圾清运不及时问题,落实非居民厨余垃圾收费制度,从源头上促进垃圾减量。全力推进电力、通信架空线入地工作,统筹协调第二批30条无灯道路施工进程。加强城市运行保障。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持堆物堆料定期清理机制,抓好液化石油气隐患治理和替代,全力保障水电气热等城市生命线运行安全,全年安装不少于7000个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做好食品药品全过程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有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实现光华里5、6号楼重建工程主体结构封顶、劲松一区114号楼改建项目开工,完成23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加快棚户区改造,完成470户棚改签约。加快元大都遗址公园及金蝉南里小微空间改造,提升环境品质。推进朝外大街等传统商街改造提升,全力打造大三里屯商圈,实现太古里西区开业。推动老旧工业厂房等存量空间盘活利用,完成电子城·新媒体创新产业园等一批改造工程。推动798艺术区改革提升,加快经营和管理模式创新,全力打造国际综合性文化艺术园区。

 统筹推动农村城市化建设。进一步落实城市化任务。尽快启动管庄司辛庄、小寺等村拆迁腾退,有序推动孙河前苇沟一期等资金平衡地块挂牌上市,力争疏通5万套农民安置房办证路径。总结推广王四营超转模式,研究剩余农业人口的整建制转工转居工作方案。以十八里店集租房为试点,加强配租科学管理,综合满足人才发展和农民住房需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落实“村地区管”,充分发挥集体产业用地区级统筹工作专班和新经济发展公司作用,推动试点项目建设。加速集体产业项目建设,力争将台乡国际文化硅谷等3个新建成项目实现招商运营,推动将台乡F地块等5个项目年内开工。做好乡村两级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南磨房、将台乡乡级改革试点。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快11个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和34个智慧村庄建设,完成第二批10个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建设试点,推动1.55万亩耕地保有量地块应种尽种。

 (六)注重共治共享,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持续促进和稳定就业。完善就业支持政策,制定用人单位一次性就业补贴实施细则,持续帮扶市场主体减负稳岗。强化就业服务,帮扶高校毕业生、农转非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完成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利用我区人力资源机构的专业化、规模化优势,为失业人员提供系统化、专属化就业服务,打造朝阳区就业服务新亮点、新机制。切实发挥“三方四家”劳动关系协调作用,以重点行业企业的培训指导为抓手,联合开展政策宣讲,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夯实基层治理能力水平。拓宽市民诉求反映渠道,强化市民热线和互联网诉求双向预警。持续推进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推进10个国际化社区试点建设,在全市打造国际化社区样本。指导街道深化社区服务站改革,推行综合窗口、“全岗社工”和开放式服务,在全区540个社区全面铺开社区成长伙伴计划,稳步推进3000户以上大型社区拆分,优化调整社区规模。健全物业企业考核和信用评价体系,提高物业服务质量。严格落实《街道办事处条例》,增强基层履职能力。抓好各项安全保障工作。聚焦预付式消费退费等“27+4”高频难点民生问题,不断提高市民诉求办理的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施中小学学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实现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凤凰苑校区等3所学校开学。优化辖区医疗资源布局。力争朝阳医院常营院区二次结构、安贞东方医院主体结构完工,推进北京中医医院垡头院区前期工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布局,确保3家新建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年底前运转,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做好400余名流调人员队伍培训。提升养老服务能力。加快编制养老服务体系专项规划,统筹谋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体系构建、产业发展,新增养老床位590张、新增养老护理员1000名。完善文化设施梯次布局,推动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做好大运河文化带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全力做好全国文明城区复核迎检工作,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完成政策性住房6100套建设任务,力争CBD500千伏变电站项目启动征收,加快化石营旧城区改造项目征收前期准备。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紧盯“三个一”精品示范工程点位整改工作,确保项目安全适用。加快落实“北京2022年冬奥会对外接待展示窗口单位”职责,创建完成2家冬奥示范温馨家园。加强民生基础保障。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社会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人群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对特殊困难群体依据困难类型、困难程度实施类别化、差异化救助。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下半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市委十二届十七次全会、区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主动担当、攻坚克难,在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前提下,认真落实年初区人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力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