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人大刊物>>常委会会刊>>朝阳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会刊

朝阳区人民代表大会城建环保委员会对区政府关于《朝阳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实施情况的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朝阳区人民代表大会城建环保委员会对区政府关于《朝阳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实施情况的报告的意见和建议

——2021年8月10日在朝阳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上

朝阳区人大城建环保委员会主任委员  邢平芳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协助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朝阳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以下简称“分区规划”) 实施情况的报告,推进分区规划有序实施,推动我区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区人大城建环保委制定了议题监督方案,明确监督重点,组建议题督办工作小组,先后组织召开专委会暨专业代表小组会、政府部门工作沟通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加强工作部署。为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将该项议题监督与协助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朝阳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情况统筹推进,提高工作站位。就朝阳落实首都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定位情况,组织开展视察座谈活动。请区发改委、区城管委、区住建委、区交通委、区民政局、区文旅局、区体育局等部门结合自身职责,提交书面汇报材料,增强了对分区规划整体实施情况的监督。

 7月20日,城建环保委组织召开委员会暨专业代表小组会,初审了区政府关于分区规划实施情况的报告,研究提出了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

 一、总体情况

 委员和代表们认为区政府充分发挥分区规划对我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不断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紧抓核心指标落实。首都总规要求我区在2020年将常住人口控制在333.4万人以内。目前,我区常住人口规模为345.2万人,但剔除“十三五”时期以来我区承接的中央单位、部队、核心区17万安置人口的增量,我区实际超额完成约5.2万人。总规要求我区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07平方公里,按照减量认定标准,我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现已减至303.4平方公里,超额完成3.6平方公里。

 二是紧抓规划体系建设。目前,我区已基本完成193个街区单元的规模指标分解、三大设施缺口核算等主要工作内容。有序推进了第四使馆区周边地区(东坝中区)和朝阳园北区街区控规试点编制工作。正在积极深化细化文化、教育、体育、卫健、养老助残、市政交通等各类专项规划。

 三是紧抓重点任务落实。着眼于落实“两线三区”空间管控办法,划定耕地保有量,计划在2021年底之前将1.55万亩耕地保有量全部转为实际耕地;正积极组织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优化工作及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工作。

 四是紧抓城市更新工作。坚持“点、线、面”结合,探索城市更新新模式、新路径、新角度,打造了龙湖冠寓改造、劲松示范区、丽都商圈改造、798老旧厂房转型利用等一批具有朝阳特色的城市更新经典案例。

 五是紧抓规划实施机制完善。以城市更新这一重点任务为驱使,在朝阳区委城市工作委员会下设朝阳区城市更新专项小组,完善区委城工委议事机制。以切实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为目标,完善城市体检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区级常态化城市体检评估方法。

 二、存在问题

 委员和代表们认为,虽然分区规划实施成效明显,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以下问题:

 (一)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有待完善

 到2035年,我区城乡建设用地需净减量71平方公里,我区还需主动推进减量发展。但受减量地类认定标准影响,部分拆除后实现绿化用地无法纳入有效减量,为整体工作带来压力。国有用地地类变更工作手续繁杂,国有用地减量实施路径存在障碍。集体土地后续拆迁腾退工作资金和项目支持机制还不够健全,为继续推动集体土地减量带来困难。存量用地是实现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增加产出效能、实施农民安置的关键环节,但存量用地利用政策还需进一步完善。人口疏解方面还面临着集体租赁住房建成后人口回流等问题。

 (二)城市运行支撑系统有待完善

 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第四使馆区周边医院、商场、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完备,现阶段还无法支撑起今后国际化发展的需要。

 厨余垃圾处理设施还处于空缺状态,老旧小区周边垃圾楼建设还不到位。交通拥堵问题有待进一步缓解。公租房储备不足,2021年年内仅可完成轮候家庭10%的年度筹集任务。国家已放开三胎政策,我区60岁及以上人口总数现阶段比2010年上升8.3个百分点,但现有教育、托幼与养老服务设施还不能适应三胎政策放开及老年人口上升的形势。我区还缺乏公共文化服务专业化展示空间。我区人均公共体育用地指标为0.486平方米,首都总规要求我区在2035年达到0.7平方米,还有0.214平方米的缺口。公共服务设施还存在南北不均、街乡不均的情形。

 (三)城市更新顶层设计及参与路径有待明确

 目前,我区城市更新工作方式主要以个案探索为主、工作内容主要以小微空间改造为主,顶层设计力度有待加大,城市更新工作的系统性还有待增强,政府各部门之间在城市更新工作中的统筹协调力度有待加大。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等社会资本参与路径还不够清晰。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等具体工作还面临产权纠纷等堵点。

 (四)城乡融合发展力度有待增强

 目前,我区集体土地拆迁腾退面积为45平方公里,对我区完成减量发展指标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但是拆迁腾退后,集体产业发展还面临政策与资金制约,农村地区集体产业项目仍然存在审批环节多、审批速度慢等问题。新兴产业引入标准需进一步明确,产业布局出现“空档期”。部分农村劳动力缺乏与新兴产业相匹配的职业素质和技能,难以胜任现行产业亟需的岗位,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农村地区集体土地租赁房建设还面临资金制约,建设的可持续性有待进一步得到保障。

 (五)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有待健全

 我区虽然已经连续两年推进城市体检评估工作,但是对照已于2021年6月18日起正式实施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我区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还不完善,尤其是关于安全保障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和公共卫生管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估还需进一步做好规划。

 三、意见建议

 针对朝阳分区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委员和代表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着眼国土空间优化布局,加快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积极完善减量发展工作措施。积极争取市级支持,完善减量指标认定标准,科学合理界定有效减量范畴。简化国有土地地类变更工作流程,为推进国有土地减量工作提供支撑。培育减量内生动力,完善项目化实施、产业带动及激励机制,为继续推进集体土地拆迁腾退工作提供支撑。结合朝阳发展的新阶段,着眼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考虑产业结构升级、民生保障、设施配置等层面,科学规划和分配城乡建设用地增量指标,完善存量土地利用政策,在主动减量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与民生保障。

 (二)着眼补短板,进一步完善城市运行支撑系统

 对照首都国际交往中心专项规划的内容及群众工作生活实际需求,加强对第四使馆区及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周边市政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先行研究、先行推进,为项目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提升垃圾末端分类处理能级,加快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老旧小区周边垃圾楼建设,提高老旧小区周边生活垃圾吸纳能力。合理规划建设保障房和公租房,并逐步完善周边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对区域内交通设施进行整体规划,加快建设提升力度,推动交通与城市功能进一步融合,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积极适应三胎政策放开、老龄人口上升、冬奥会举办等新形势,结合三大设施缺口核算情况,对照首都总规要求,完善专项规划编制实施工作,持续推进文化、体育、养老、教育等设施建设,补齐缺口,保障质量,提升公共服务设施专业化服务水平和均衡化发展水平。尤其是要提高政治站位,着力完善冬奥会沿线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三)着眼品质提升,加快完善城市更新路径和机制

 着眼于打造高品质、宜居宜业的生活、生产、生态空间,摸清我区城市更新资源底数,总体谋划改造目标,加强顶层设计与系统谋划,分地区、分类别、分时序进行全域更新,让人民在城市更新中感受到城市的品质、城市的温度。

 结合“劲松模式”、“井点”、丽都商圈等城市更新改造案例,深化开展我区城市有机更新路径研究,加快制定完善朝阳区城市更新行动组织方案,有序推进我区城市更新工作更加规范。

 充分发挥朝阳区城市更新专项小组在统筹各部门方面的作用,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应承担的职责,解决好老旧小区改造等事项面临的产权纠纷,着眼长远,疏通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堵点”,增强改造的彻底性,避免重复施工等现象,提升改造效率和效果。

 结合我区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更新的工作实践,对照北京市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探索完善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等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更新的路径,为城市更新工作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四)着眼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增强城乡融合发展力度

 综合考虑农村地区人口与产业、就业的关系,深入学习推广王四营乡减量发展试点,积极探索城乡结合部和绿隔地区规划实施新模式,推进城乡结合部和绿隔地区建设工作。针对朝阳区减量发展过程中19个乡拆迁面积比较大等情况,创新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机制,成立集体用地产业推进专班,加快产业项目审批,尽快推动集体产业项目落地、孵化、实施,用集体产业代替疏解产业,促进集体建设用地提质增效。结合集体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的培训,为农民就业增收提供平台与保障,做好农村劳动力安置工作,减少社会矛盾。针对农村地区集体土地租赁住房建设,完善政策与资金保障机制,确保建设工作的持续性,并完善后续管理。

 (五)着眼韧性城市建设,积极完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

 对照《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中关于安全、创新、协调等评估维度,着眼于提升我区安全保障能力、应急管理能力和公共卫生管理能力,认真分析近期其他城市抗击洪涝等灾害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我区现行的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动城市体检评估工作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积极推动我区韧性城市建设。

 以上报告,供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