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人大刊物>>常委会会刊>>朝阳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会刊

朝阳区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朝阳区人民政府关于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

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2019年4月25日在朝阳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

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王志勉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文献区长委托,代表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朝阳区2018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201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指导下,在全区各部门和街乡的共同努力下,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聚焦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攻坚战、净土持久战、突出问题歼灭战,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区域大气、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土壤污染防治稳步推进,区域无环境安全事故,人民群众生态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一、2018年环境质量状况

 (一)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2018年,朝阳区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同比2017年下降10.3%,与2015年相比下降37.6%;可吸入颗粒物(PM10)累计平均浓度为8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二氧化硫累计平均浓度为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2%;二氧化氮累计平均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8%,一氧化碳0.9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与2017年相比,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基本持平,细颗粒物浓度、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年均浓度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二)水环境质量状况

 2018年,朝阳区5个国家、市级考核断面中4个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达标率同比持平,与2015年相比提高了80个百分点(2015年我区5个考核断面均未达标)。2018年各断面的水质在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清河下段沙子营断面平均水质为Ⅲ类,通惠河下段新八里桥东、通惠河上段高碑店湖和亮马河南岗子七棵树断面平均水质类别均为Ⅳ类。坝河沙窝断面虽然还未达到水质规划标准要求,但与2017年相比,水质出现向好势头,影响坝河水质达标的水污染物氨氮浓度进一步下降,2018年坝河氨氮的平均浓度为2.67mg/L,2017年平均浓度为4.37mg/L,同比降低38%。10月份以后至今,朝阳区域内的高安屯污水处理厂二期运行,初步解决了坝河流域长期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坝河水质达标。

 (三)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朝阳区共设有20个土壤环境监测点位,1个工业园区周边土壤环境监测点位,覆盖了耕地、城市绿地、未利用土地等主要土地利用类型。2018年,根据监测结果显示,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监测点位达标率为100%,各项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含量均值均在正常水平范围内。

 (四)声环境质量状况

 2018年朝阳区设有149个区域环境噪声网格监测点位,其中123个网格点位达标,达标率为82.5%,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3.7dB(A),与2017年相比基本持平,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

 (五)辐射环境质量状况

 2018年,根据我区2个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的监测数据,我区γ辐射剂量率年均值在环境本底范围内,人工总α、人工总β、Cs-137和I-31I均未检出,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状况保持良好。

 二、环境保护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坚持规划引领,加强顶层设计

 立足于《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环境保护长期规划。构建更加符合朝阳区功能定位的环境保护工作制度体系,建立更加高效的环境监督管理体系、更加科学的环境政策决策制度,提升环保宣传教育的社会效果,形成有利于环境质量改善的环境法治秩序。

 1.初步明确我区环境保护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要求,将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有效对接我区《朝阳分区规划(2017年-2035年)》,抓住改革的契机,将环境保护工作融入城市的总体规划,统筹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2.长远规划与短期规划相衔接。在明确环境保护中长期目标的基础上,每年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和措施,聚焦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每年制定相应工作方案,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

 (二)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1强化统筹协调。出台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制定《朝阳区蓝天保卫战2018年行动计划》,针对区情实际还制定了《朝阳区2018年机动车排放管理工作强化措施》《朝阳区2018年扬尘污染治理专项工作方案》,形成了“1+2”工作方案体系,共“28+18+22”68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措施。

 2.开展扬尘污染治理。完成了全区3320万平方米较大地块裸地苫盖、治理工作,基本达到裸地全部治理目标。对全区440余个工地2107万平方米开复工面积全过程加强管理。协调区环卫中心增加全区主要道路洒水湿化作业频次,2018年以来湿化作业用水200万吨,使用雾炮车260余台,喷洒抑尘剂1034吨。对住总四元桥搅拌站、城建亚东搅拌站等19家搅拌站和渣土处理中心安装抑尘雾化治理设施。完成8.8万平方米树池口及绿化裸地有机物覆盖。

 3.加大流动源监管力度。累计检查机动车217万辆。查处各类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加油站、年检场等违法行为案件共493件,处罚金额394.68万元,是2017年全年处罚金额的1.8倍,在城六区排名中名列前茅。淘汰高排放老旧柴油货车4211辆,完成全年任务的124.8%。人工检查重型柴油车6.83万辆,超额完成全年检查任务的24.2%。对6家年检机构开展驻场监管,全年完成40家加油站在线监控设备改造任务,完成10座加油站防渗漏改造工作。完成所有在营67家社会加油站的油品清净性检测。

 4.稳步推进治污减排。加大“散乱污”企业治理力度,实施动态摸排、动态清零,完成72家散乱污企业的整治、关停、搬迁工作。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36家,完成全年任务的106%;督促辖区内企业完成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223吨。

 5健全空气重污染应急机制。不断完善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在全市率先成立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由常务副区长任组长,组织各相关部门、各街乡制定应急分预案和减排清单,形成了“1+19+43”条块结合、全覆盖工作机制,重污染日持续减少。

 (三)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

 1.加大统筹和督查力度。积极落实《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8年重点任务分解》要求,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及区环保局建立环保专项督查工作机制,实行专业督查和专职督查相结合,依据各部门职能定位,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量化,确定“年度完成目标”和“月度推进计划”,按照“月督月查月反馈”的要求,推动全区23项重点水污染防治任务落实。

 2.全力推进全区水环境治理。配合北京排水集团完成我区全部21公里污水管线、11.7公里雨污合流管线改造拆迁工作。完成33条黑臭水体整治,其中非建成区内23条黑臭水体完成治理并已申请效果评估,建成区内已完成治理的10条水体,积极落实“河长制”,加强绿化保洁、生态补水、生物药剂等综合措施,确保水质不反弹。配合北京排水集团完成高安屯再生水厂二期建设;完成京旺家园等3座污水处理站达标改造项目、焦沙路等4座临时处理站水质提升项目。完成望京沟、坝河、北小河污水口应急治理工程。加大河湖、景观、工业等再生水调配利用。全区再生水利用量1.876亿立方米,完成市级下达的2018年再生水利用量1.729亿立方米的任务目标。

 3.全面实施水环境区域补偿。严格执行《北京市朝阳区水环境区域补偿办法》,按照“谁超标、谁补偿”的原则,在全区40个街乡,40条河道,设置76个监测点位,开展监测,核算补偿金。

 4.保护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安全。一是完成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分散式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工作。二是为防治地下水污染,基本完成辖区加油站防渗漏改造工作。三是严控地下水超采,完成80家单位自备井置换的年度任务。

 (四)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

 1完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制定《北京市朝阳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8年重点任务分解》,细化分解朝阳区六大类29项重点工作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制定《朝阳区土壤污染防治信息沟通和联动监管机制》(朝土壤办〔2018〕1号),建立了由区长任组长的区土壤污染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确定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了生态环境、规划国土、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间信息共享和联动监管机制,搭建了三部门共同监督管理的平台,确保再开发的污染地块得到有效的风险防控和安全利用。

 2.开展土壤调查。启动我区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已完成全区23家重点行业企业土壤状况信息采集工作。开展农用土壤环境调查,未发现我区有严重污染的农用土壤。

 3.重视土壤修复。正式启动北京市双桥电镀厂土壤污染修复工作。该厂已经确定场地修复实施方案,正式进入土壤修复阶段。

 (五)确保辖区环境安全

 继续完善突发环境应急信息报送等相关制度,开展突发环境应急桌面推演,及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应急事件12起,均未造成社会影响,确保了朝阳区环境安全。编制朝阳区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应急事故预案,及时有效处理舆情和突发水污染事故,消除污染隐患。制订朝阳区2018年危废专项执法工作方案,圆满完成对我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对全区100余家各行业用车大户的固废处置情况开展调查。继续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工作,对辖区内450家汽修企业进行了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加强全区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安全防护管理,严控辐射源准入,严格高风险源监管,开展辐射安全隐患排查,加强辐射环境监测预警和辐射事故应急能力建设,保障辐射环境安全。

 (六)强化生态环境建设

 1.细化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根据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分布的范围,朝阳区共有生态红线范围约3.3平方千米。在市级生态红线基础上我们起草了朝阳区生态保护红线边界细化方案,并形成朝阳区红线落地图,做到应划尽划,将生态功能极重要、极敏感、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禁止开发区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统筹考虑自然生态系统整体性和系统性,结合山脉、河流、地貌单元、植被等自然边界以及生态廊道的连通性,加强跨区域生态保护红线的有序衔接,保证生态保护红线连通完整。实现布局合理、落地准确、边界清晰,且红线边界有据可循。

 2.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一是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合理规划与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站、农村垃圾处理场所,提升农村地区环境质量,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执法检查频次,减少城乡环境质量差距。二是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5个环境标杆乡建成,10个美丽乡村建设主体工程完工,市级20个挂账重点村、3个隐患问题突出重点村环境秩序明显改观。推进“厕所革命”,大力整治63个重点村环境。

 (七)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

 1.优化工作体制机制,切实落实环保责任。一是完善工作责任制。按照朝阳区环保职责分工,各相关委办局、各街乡各负其责;进一步健全空气重污染应急机制,利用已建成的细颗粒物(PM2.5)小微子站监测系统,对全区各街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进行考核。进行“月排名、月通报、季调度”,约谈排名靠后街乡,督促属地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职责。二是成立朝阳区生态环境保护培训中心,2018年6月21日朝阳区处级干部生态环境保护专题第一期培训班正式开班,全区百余位领导干部参加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区广大干部建设生态文明和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朝阳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三是开展“点穴”式执法。生态环境、公安、城管等多部门联动,市、区、街乡三级联合检查的方式,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问题,每月选取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街乡,直接下沉到最基层,精准扫除污染“顽疾”,帮扶后进,查找短板,通过精准“点穴”,将污染治理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2.加大环境执法监察力度,打造环保铁军。一是行政执法力度加大。2018年,对一般环境违法行为处罚727起,处罚金额2236.3万,实施查封89起,处罚数量位列全市第三。依法做出环保审批验收许可126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发放辐射安全许可证272本、登记表备案3828件、放射性同位素备案490件,发放排污许可证13家。二是增加科技执法含量。在建设覆盖到社区(村)细颗粒物监测网络的基础上,完成全区大气环境粗颗粒物环境质量监测网络系统建设,在全区42个街乡,建设总悬浮颗粒物(TSP)小型自动监测设备,实现街乡大气粗颗粒物考核监测全覆盖。提升机动车污染监测科技水平,目前,我区已建成3套移动式遥感检测和3套固定式遥感汽车尾气检测设备,实现了对北五环安立路、东五环广渠路、东五环东坝南二街3条道路,全天24小时机动车尾气遥感检测。为继续提升机动车监管的科技水平,我区正在建设2套固定式机动车遥感检测设备和3套黑烟检测电子抓拍设备的立项和建设工作,增加执法的科技化、智能化,减少肉眼判断等人为性因素,提高执法效率。三是加大依法行政培训力度。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岗位业务培训。2018年共组织了6次生态环境方面的法治培训,从理论到实践,增强了执法人员的法治思维能力。

 (八)扩大生态环保工作影响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1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一是深入开展“放管服”改革。认真梳理环境保护审批事项清单及政务公开内容,调整审批及备案办事指南,简化手续材料,将审批申请材料由原来的14项缩减为7项;优化工作流程,多个事项已现“一门、一网、一次”;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网上办公审批平均提前7.1天完成。二是妥善解决环境信访投诉案件。2018年,朝阳区共受理各类环境污染投诉举报件7066件,在12369环保投诉热线系统考核排名全市第一,42件被评为12369优秀办理件,接到群众表扬件26件。

 2.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一是充分利用各级媒体开展宣传工作。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以及朝阳有线、北京电视台、朝阳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中国环境报等各类传统媒体,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解读政策法规,报道工作进展,展示工作亮点。共发布新闻122条,其中市级及以上媒体发布稿件48条;官方微博“北京朝阳环保”发布信息810余条,官方微信“朝阳环保”推送信息177条。开展环境保护随手拍、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爱绿E起出发、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中小学生环保演讲比赛等公益宣传活动,通过活动宣传环保理念及政策,鼓励居民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营造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从事行政许可、环境监察执法、环境信访投诉接待的一线人员在实践工作中充分开展有针对性的现场宣传普法,增强法治宣传工作实效。加强以案释法,做好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发布工作,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引导、规范、预防与教育功能。

三、存在问题

 一是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区生态环境局作为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牵头部门,统筹、协调工作内容不断增加,但现行的体制、机制、人员力量导致生态环境局的统筹、协调能力不足,成为制约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深化的制约因素之一。

 二是街乡生态环境保护机构不健全。街乡无专门机构是环境保护“最后一公里”职责难以落实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污染防治工作中,街乡镇要排查污染源、建立环保管理网格、开展精细化管理和整治,落实“三查十无”“六查六落实”的职责,这些工作需要一批懂专业、懂管理的人员落实,迫切需要在最基层街乡建立一只专业环保队伍。

 三是扬尘精细化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升。2018年6月至7月,为保障中非论坛实施的重点区域环境提升和道路建设工程密集开工,导致我区今年降尘量较高。突出扬尘污染精细化治理,持续加大扬尘治理力度,成为我区今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是“河长制”责任需进一步强化落实。河长制既是治水工作机制,也是责任制,为改善朝阳区生态环境提供了工作保障基础。我区在河长制工作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河长履职及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还存在差距,各地区工作进展还不平衡,污水直排、垃圾堆放、违法建设等问题还时有发生。下一步将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严格落实卢彦副市长关于河长制“四字八率”工作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工作方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实现我区河长制工作从“有名”到“有实”的递进。

四、2019年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一是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气治理方面,聚焦扬尘、重型柴油车、挥发性有机物、餐饮油烟治理等重点领域,切实提升精细化、系统化、规范化管理水平,综合施策,持续发力,完成北京市下达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低于51微克/立方米,三年滑动平均浓度持续下降,降尘量控制在6.5吨/月·平方公里的目标。继续按照“水十条”“土十条”的要求开展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确保清河下段沙子营等五个考核断面达到Ⅴ类水体标准或者北京市考核标准;加强建设用地风险管控,确保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分类管理农用地,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二是继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立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制定工作方案、工作规则。根据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完成划定并严守朝阳区生态保护红线。研究起草“十四五”环保规划。抓住典型案件,积极探索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继续核发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实施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管理。加大“放管服”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环境保护梳理权力清单和职责清单,理清职责,全面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