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人大刊物>>常委会会刊>>朝阳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会刊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落实《关于加大东部“一廊”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议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意见的办理报告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落实

《关于加大东部“一廊”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议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意见的办理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

 2017年10月,北京市朝阳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对“关于加大东部‘一廊’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议案办理情况进行了审议,根据审议意见,区政府按照“区级统筹,部门牵头,属地落实”的工作原则,针对“一廊”地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深入研究,结合实际深入推进议案办理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继续办理议案的基本情况

“ 一廊”地区是连通首都功能核心区与市行政副中心的重要城市廊道,东西至区界,北至朝阳北路,南至京哈高速,包括朝外、呼家楼、八里庄、建外、双井、劲松、潘家园、南磨房、王四营、高碑店、三间房、管庄、豆各庄、黑庄户、常营等“八街七乡”,面积约93平方公里,人口约130万。

 2017年,区人大常委会在大量视察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一廊”地区当前存在的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从区域环境发展规划不完善、环境基础设施薄弱、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拆迁腾退进展缓慢等4方面指出了“一廊”地区环境现状与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区域环境建设、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标准、统筹解决拆迁腾退等5点改进意见,从当前工作与长远规划方面为我区在环境整治及城市管理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区政府认真研究,严格落实,将意见建议融入2018年环境整治及城市管理中,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一)分析问题,确定方向。统筹结合我区当前工作实际,深入细致调研“一廊”地区现存问题,以实现国际一流和谐之都为奋斗目标,以“十三五”规划和区委决策部署为依据,以“一廊两带三区”关于提升环境建设的要求为准则,深入探究环境问题破解之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从规划、环境建设、基础设施、长效管理、拆迁腾退等五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一廊”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为议案高质量办理提供了保证。

(二)压实责任,合力攻坚。继续沿用“加大东部‘一廊’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议案办理工作组的组织架构,明确各承办单位责任人、任务分工、时限要求和质量标准,各部门统筹联动、有效沟通、紧密配合,及时研究和解决提案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针对多年形成的历史难题、痼疾顽症,多措并举开展相关整治和提升工作,形成全区“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合力攻坚,有效推进工作落实。

(三)统筹推进,狠抓落实。坚持把解决实际问题,以为群众办实事作为议案办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东部“一廊”地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全力补齐基础设施欠账短板,建管同步,与时俱进探索城市治理新模式,注重先进经验的吸纳,以点带面,以“一廊”新风貌带动全区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初步形成了有建设、有管理、共参与的区域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议案办理的主要内容

(一)找准方向,区域规划不断完善

 不断优化区域总体规划。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朝阳区“十三五”规划,严谨编制朝阳分区规划,现已形成分区规划草案。着力优化东部“一廊”地区详规,提出了高标准建设长安街东延长线的要求。以北京商务中心区、使馆区为重点,提升国际商务、文化、国际交往功能。强化三大风貌区的段落特征控制,着力塑造八个特色节点,塑造长安街“庄严、沉稳、厚重、大气”的城市风貌。同时注重生态环境,打造绿色空间,本着集约节约用地、减量规划、增减挂钩的原则,结合试点乡、棚户区改造以及广渠路环境整治等重点项目,充分考虑留白增绿工作,落实建设用地减量工作,实现区域连片绿色空间,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带,提升沿线景观品质。

 统筹协调平房区拆迁腾退工作。国有企业平房区的拆迁腾退一直是环境整体提升的难点问题,我区根据项目进度和工作要求,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协调拆迁腾退,加快“一廊”地区环境综合整治。目前,广渠路沿线启动管庄段咸宁侯村拆迁腾退工作;攻坚王四营段1公里国有企业拆迁腾退工作,积极协调东城区区属国有企业,建立了直接沟通协调机制,确保拆迁腾退工作顺利开展和环境整治任务如期完成,也为日后国有企业拆迁腾退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际经验。另,“一廊”地区拆除违法建设162万平方米,为绿化腾出更大的空间。

(二)明确重点,区域环境明显提升

 重点推进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是最贴近群众身边的工作,也是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2018年,继续全面推进“一廊”地区231条背街小巷整治工作。为确保背街小巷整治成果有特色、有品味、高起点、高标准,我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监理、统一结算、统一验收、统一评审”的工作方式组织推进,结合背街小巷环境现状、历史文化传承、区域市容风貌等,“一街一策”做好设计方案,目前,“一廊”地区已主体完成背街小巷整治提升224条,背街小巷逐渐成为有绿荫处、有文化味、有文明范儿的清净、舒适的公共空间。

 全面落实群众身边环境工程。“一廊”地区横跨朝阳,城乡发展不均衡,我区遵循“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原则,集中优势力量,着力解决“一廊”地区环境建管薄弱区域“脏、破、旧、乱”的问题。今年,“一廊”地区共推进5条优美大街、10处区域提升、2个环境标杆乡等环境整治工程,全面实施重点区域环境改造,充分利用各类建设要素,着力彰显鲜明的环境特色,目前各项整治工程均在实施中,城乡环境面貌逐步改善,百姓“获得感”显著提升。

 整体提升廊道绿色景观。全面开展广渠路沿线、长安街延长线等“一廊”地区的绿化美化工作,绿化景观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广渠路沿线木材场及郭家村2个节点绿化项目已完工,广渠路小郊亭桥南侧(一期)、王四营绿化项目、八里桥公园正在施工招标中;长安街延长线杨闸村及东会村小公园工6.1公顷正在全面实施,具备条件地块均已完工;京哈铁路沿线双花园景观绿地也已完工,大面积的廊道绿化景观有效地提升了我区的城市魅力。

 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治理统筹推进水环境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工作,利用排水集团特许经营政策,发挥我区自身优势,采用集散结合方式,基本解决了区域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问题。“一廊”地区大柳树沟、通惠排干、通惠灌渠、半壁店沟、观音堂沟、咸宁侯沟、大稿沟、青年路沟等8条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中,7条已完工,剩余咸宁侯沟也将于年底完成。“一廊”地区的高碑店、定福庄2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达130万吨/日。注重建管同步,严格水资源、河道岸线和执法监督管理,完善河道管理保护长效机制,总体提升“一廊”地区水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区域水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提升。

(三)补足短板,基础设施实现改观

 加强落实道路建设。今年,我区结合区人大相关意见,聚焦基础设施薄弱地区,推进青年路南段、化二东侧路、化工路等10条主干路和广和里北街、康各庄路等4条次干路、支路建设,同时围绕保障房周边区域,建设焦化厂西一路、豆各庄南路等8条道路。目前,化二东侧路已竣工通车,青年路南延、化工路等主干路全线已开展征地拆迁工作且局部已进场实施,郭家庄路一期、新八里桥等6条次支路已开工建设,大黄庄西路、豆各庄路等12条保障房周边道路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开展征地拆迁调查工作。随着城市道路的建设,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交通压力进一步缓解,居民出行条件得到有效提高。

 着力解决静态交通问题。停车难是“大城市病”的突出症状之一,为解决“一廊”地区停车难问题,我区利用代征用地在劲松街道珠江帝景小区建设临时停车场,增加停车位208个,加强了该区域周边道路停车管理,完善交通设施,优先满足居民停车需求,有效改善交通环境。

(四)强化弱项,长效治理愈加精细

 大力破解多头管理难题。按照“街乡统筹、重心下移、实体运行、科技支撑、专群结合、依法治理”的基本原则,建设街乡实体化综合执法平台,构建部门协同、全域覆盖、不留缝隙、长效管理的综合执法体系。探索构建“一体化”综合执法、“组团式”条块结合、“清单式”专群结合的“一化两式”整体性综合执法新模式。目前,已制定实体空间、执法名录、执法流程等相应的管理制度,并指导试点单位完成挂牌工作。日前,该平台在地铁口环境专项整治过程中进行试点推动,取得了积极成效,现在“一廊”地区及全区地铁口环境整治工作中进行推广。

 积极落实街巷长、小巷管家制度。城市管理要向街巷胡同延伸,我区不断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把基层街巷作为主要载体,建立城市治理责任体系,“一廊”地区大街小巷逐步建立健全街巷长制,逐步推动小巷管家队伍组建工作,实现全面覆盖、精耕细作、分层管理、监管到位的街巷管理成效。制定街巷长和小巷管家队伍建设的1+3文件,将街巷长和小巷管家队伍试点纳入“朝阳城市管理服务”公众号监督端口的运行管理,形成全民小巷管家格局。目前,“一廊”地区91条大街、170条小巷共确定街巷长281名,形成全民参与城市治理的良好氛围。

 深入优化环境考核评定。继续开展“月检查、月曝光、月排名”工作,强化问题发现率,提高问题整改率。注重媒体曝光环境问题整改情况、群众满意度调查情况,提高社会参与度。完善环境建设管理考核机制和指标体系,建立督查问责机制,推进考核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环境整治与城市管理的提升是一项长期工作,我区将继续在环境整治、城市治理上不断提高水平,探索管理新模式,谋求发展新方向。一是继续加强区域环境建设。不断推进廊道地区主干道、优美大街、背街小巷等环境提升工程,统筹建管死角短板,将切实需要整治的环境问题统一纳入环境建设项目储备库,待条件成熟后组织实施,全面提升“一廊”地区环境水平。二是提高城市精细治理水平。强化街乡的统筹职能,不断健全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条块联动机制,推进完善“街巷长”及小巷管家制度,推进街乡实体化综合执法平台和常态化基层执法协同机制,切实破解城市治理难题。三是构建多元参与治理的长效机制。加快构建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模式,利用“互联网+”模式,拓宽公众参与城市治理渠道,研究制定细则办法,规范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广泛吸纳群众智慧,凝聚社会共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

 以上报告,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

    2018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