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人大刊物>>常委会会刊>>朝阳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二次会议会刊

朝阳区人民政府关于继续办理“落实‘七有五性’,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议案情况的报告

朝阳区人民政府关于

继续办理“落实‘七有五性’,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议案情况的报告

——2021年10月28日在朝阳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二次会议上

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朱  晟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文献区长委托,代表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关于继续办理“落实‘七有五性’,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议案情况的报告,请予以审议。

 一、持续推进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继续抓好议案办理工作

 2020 年 10 月,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听取并审议区人民政府《关于办理“落实‘七有五性’,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水平”议案情况的报告》,15 项议案任务已落实10项,需继续 推进 5 项。区人大常委会对办理情况表示满意,提出审议意见“一要提高认识,科学规划;二要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三要以‘病有所医’为目标,方便群众医;四要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同时决定对“落实‘七有五性’,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议案进行跟踪督办。

 一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落实人大审议意见,强化部门间协同联动,按照确定的任务分工和完成时限,细化措施,区主管领导针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调度,确保办理工作有序进行、取得实效。 目前15项议案任务均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将持续深化。

 (一)深入贯彻“大健康”理念,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前期研究。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组建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主、多个领域专 家组成的专家顾问委员会,深入开展前期研究,系统总结“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分析未来五年面临的形势,提出发展建议。二是注重上下衔接,坚持开门编制。加强与市卫生健康委、区发展改革委对接,明确市、区“十四五”规划编制要求和编制背景, 做好规划的上下衔接。广泛征求国家级、市级专家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级医疗机构代表的意见建议,并整理吸纳到规划 中。 三是突出朝阳特色,强化问题导向。紧紧围绕朝阳“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主攻方向,结合疫情防控暴露出的公共卫生短板及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的薄弱点,突出问题导向,加强改革创新,推动卫生健康服务向质量效益提升的绿色集约式发展转变。目前,《朝阳区“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已于10月12 日通过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二)继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一是积极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工程建设。朝阳医院常营院区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开展内外装修工程。预计2023年竣工。安贞东方医院正在加紧施工,预计年底完成主体结构。区中医院装修改造工程预计2022年竣工。二是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布局。统筹区域卫生资源,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乡全覆盖。麦子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继续加大资源薄弱农村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力度,补齐村级医疗卫生短板,2021年新建大鲁店三村、万子营东村和费家村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农村地区所有行政村“一村一站”全覆盖。三是持续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调整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功能定位,与市级优质医疗资源探索合作建设区中医医院。初步建立起区级名中医中青年骨干团队,评选首届区级中医药人才36名。通过开展中医药师承项目、启动“西学中”技能培训、录制科普云视频等多种形式,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四是继续开展医务人员“传帮带”行动。不断强化社区慢病防治水平,四次邀请朝阳医院、安贞医院和同仁医院专家对死亡率高发的心脑血管病等慢病防治进行针对性培训,累计培训4000 余名基层医务人员。依托医联体内核心医院的优势医疗资源,2021 年继续联合中日医院举办“朝阳区全科医 师慢病诊疗能力提升项目”,37 名社区骨干进入中日医院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心内科等科室轮转学习,提高全科医师服务能力,补齐社区医疗技术短板。五是拓展基层卫生服务内涵。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在已完成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推荐标准的基础上,2021年新增10家中心通过区级验收达到推荐标准。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要求,自 2020 年开始建设社区医院,已完成8家,年内将新增3家,正在验收中,预计年底完成。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设康复、护理、医养结合、临终关怀等不同类型病床,社区实有床位数已由2015 年的 632张增加至2021年的1021张。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专病特色科室建设,已有19家中心申请建设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 7 类专病26个市级专病特色科室。已有34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儿科,18家设有儿童保健科室,处于北京市前列水平。已有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血液透析服务,已初步形成我区特色优势。六是着力提升区域国际化医疗服务能力。引进香港嘉会医疗筹建国际医院。深入推进国际医疗联合体建设,成员单位间开通网络预约转诊平台,社区首诊后,疑难、复杂、危重患者可直接转诊至中日友好医院。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开展国际医疗服务,莱佛士诊所升级为莱佛士医院。

 (三)丰富惠民便民措施,增强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一是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区49个实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部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回访中心,每月对签约居民进行抽样回访,不断提高签约服务质量和居民就医体验。已完成84.6万人次回访,家庭医生签约满意度达85.89%,由2020年全市第12名升至2021年第8名。二是创新推出系列便民举措。在全市率先创新推出“极简取药”“送药上门”“缺药即送”系列便民服务,2021年电子化短缺药登记1982人次,登记药品种类766种,开具虚拟处方879人次,为3.7万人次提供极简取药服务,为438人次提供送药上门服务,积极开展“全域全病种长处方”服务,已为40.5万人次提供慢性病长处方服务,开具处方44.9万份。三是试点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约转诊工作。作为全市试点单位之一,区级医联体核心医院(朝阳医院、安贞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和垂杨柳医院)优先为基层机构预留 30%号源,已成功转诊146人次。四是加快推进移动信息化建设。鼓励社区卫生 服务机构开展线上支付,鼓励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朝阳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和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等 38 家医疗机构以自建或第三方合作方式探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

 (四)筑牢织密基层网底,推进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

 一是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热筛查哨点建设,已完成32 家哨点建设,年内将再完成 5 家。储备核酸采样队伍5000余人、流调队伍500人。持续加强区级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全区日检测能力提升至20万样本。全区累计 接种新冠疫苗达735. 13万针次,全程接种人数超336万。二是高效率处置疫情突发事件。快速、精准、稳妥研判处置奥运村、八里庄、团结湖等点位突发情况。统筹优化封闭管控社区居民就医需求,成立医疗保障组,安排22名医护人员24 小时服务保障望京国风小区,明确定点医院,开设就医绿色通道,细化服务措施,提供远程诊疗、心理健康咨询、送药上门等服务。三是加强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加快院前急救站点建设,积极推进急救车辆采购,增配急救医务人员,缩短院前医疗急救反应时间,提升急救呼叫满足率。院前医疗急救呼叫满足率预测指标值目前为 95%以上,力争达到98%,进入全市前十。已完成36个急救站点建设,全市排名第7。

二、存在问题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需要加强部门整体联动性和提升政策协调性,系统地解决基层卫生发展进程中的问题,现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 一)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还需完善

 对照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的新要求,公共卫生专业人员数量不足,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 制有待健全,医防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扩展。相关职能部门与属地单位的条块协同、行政力量与社会力量的政社协同仍有较大空间,有待进一步挖潜。医疗卫生机构与街乡联动和专业指导还不充分,街乡公共卫生职责有待进一步压实。

 (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还需提高

 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布局有待完善,小关和机场街道实体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尚未完成。每千常住人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床位数 0.29 张,未达到北京市 0.5 张的标准。基层提供的 精神卫生、儿科、老年病科等专科服务能力有限,家医签约服务主体的医生数量不足、服务时间不够灵活,部分群众的获得感不强。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不够到位,存在上下转诊时患者的就诊信息和记录不能相互调阅、检验检查结果互不相认的壁垒。大部分基层机构已长期不提供手术服务和相对复杂的住院诊疗,诊疗能力不足难以接收二三级医院下转的患者,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待还需加强

 目前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岗医生2715 人,护士2031 人,医技人员1060 人,共计5806 名。其中,全科医生 976 名,平均每万人口拥有2.82名全科医生,低于市级每万人口3名全科医生的标准。医生与护士的人数比例为1:0.9,低于市级1:1.25 的标准。专业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和基础性人才均存在数量不足。卫生专业人员数量不足导致上门服务、家庭病床服务等群众呼声高、获得感强的需求难以完全满足。区属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缺乏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影响了学科建设水平的快速提升。目前基层卫生人员队伍整体学历相对较低,职称不高,年龄偏大,发展空间有限、收入待遇不高、工作强度大、岗位吸引力不强等因素进一步造成人员增量不够,存在着招不来、留不住、引不进的现象。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提升,区政府将直面重点难点问题,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将“七有”要求、“五性”需求落到实处,加快提高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一)进一步健全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一是对照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的新要求,认真总结疫情防控中的经验,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建立平战结合的疾 病预防控制体系,做优做强区疾控中心,深化联防联控机制和社区防控体系,加强流行病学调查溯源和重大疫情院感防控管理。 二是完善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探索完善医防融合工作机制,推进急救站点建设,建立院前急救长效保障机制,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三是推动职能部门与属地单位的协同、行政力量与社会力量的协同,形成公共卫生工作合力。四是进一步强化基层公共卫生工作职责,压实街乡属地责任,要在街乡补充有公共卫生专业背景或工作经历的人员,进一步织牢织密基层防控网底,固化完善社会面防控长效机制。

 (二)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一是持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统筹区域卫生资源,优化资源布局,通过政府举办或购买服务等方式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 点建设,实现每个街乡至少有一家实体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口超过10万的街乡,每增加5至10万人口,增设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每2个社区配备1个站点的原则,参考人口、交通等因素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二是全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入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增加基层床位供给,健全科室设置,加强儿科、精神卫生等短板专科建设,强化运行管理,拓展服务范围,完善服务功能。建立政府购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扩大家庭医生签约队伍,鼓励二三级医院、民营机构和退休医生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推进朝阳区家庭医生特色签约服务,提供个性化签约服务,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三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 水平。在朝阳区区第三医院和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朝阳区中西医结合心身疾病防治特色门诊,为辖区居(村)民提供中西医结合的心身疾病防治服务。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进社区、进校园,在43个街乡开展中医文化知识讲座,提高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度。四是着力提升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强化基层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建立常态化的社区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机制,营造积极主动提升专业技术服务能力的良好氛围。五是继续推进医联体建设。持续推进紧密型、协作型、专科医联体,完善医联体布局和运行管理机制,推动医联体内资源共享整合,优化医疗 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有效推动基层预约转诊工作开展,实现有效协同、良性运行的分级诊疗格局,促使就医秩序逐步规范。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根据我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实际需求适当补充医务人员力量。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才培养,持续开展全科医师慢病诊疗能力提升工程,每年定向培养一批具有专科规范化诊疗能力、掌握全科医生常规诊疗技术与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技能的全科医生骨干力量。进一步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在全区建成1-2家北京市全科医师培训基地,争取早日 实现每万人口3名全科医生的目标。三是实施名院长、名学科、名医生培育工程,畅通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通过团队、学科及柔性引进等方式拓展特殊人才引进渠道,积极引进儿科、康复、护理等专科人才。四是结合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运营情况,创新工作举措,完善考核分配、绩效工资激励机制,促进形成良性竞争、良性循环氛围,为基层医务人员队伍稳定发 展提供支撑。

 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在人大代表的支持 帮助下,经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落实‘七有五性’,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议案的落实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恳请区人大常委会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全区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帮助 政府更好地提升工作水平,为全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全面、安全的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保障。

 以上报告,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

 

 附件:2021 年区政府继续办理“落实‘七有五性’,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议案任务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