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人大刊物>>常委会会刊>>朝阳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会刊

区政府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对《朝阳区人民政府关于消防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落实

区人大常委会对《朝阳区人民政府关于消防工作情况的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

 2021年8月10日,朝阳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朝阳区人民政府关于消防工作情况的报告》,提出了4个方面意见,区政府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1.持续强化政府领导责任。抓牢区级统筹,将消防安全重点任务列入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常设议题,区领导召开专题会议25次,“四不两直”带队开展检查32次,对发现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约谈、跟踪问效。抓实街乡责任,将区民政局、区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纳入区防火委领导层级,制定《朝阳区街道(地区)办事处防火安全委员会实体化运行管理规定》,明确街乡防火委主任由副职调整为行政正职,从体制机制上强化街乡的工作统筹和力量整合。抓细考核评价,制定消防安全工作目标,下发各街乡及区属职能部门,通过政府绩效考评、领导班子考核、平安朝阳建设和安全生产督察等方式,加强对消防安全工作的考评,层层推进责任落实。抓紧跟踪问效,制定《朝阳区火灾事故延伸调查督办机制》,对火灾事故一律延伸调查,落实告知、调查、报告、决议、督办、反馈程序,有效推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三管三必须”责任一贯到底,启动火灾事故延伸调查19次。抓好规划牵引,完成朝阳区“十四五”时期消防事业发展建设规划编制,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实现火灾形势持续稳定、消防安全责任制有效落实、火灾防控体系有效运行、公共消防设施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专业灭火救援能力显著增强、群众消防安全素质普遍提高6个目标任务及相应保障措施。

 2.强化行业部门监管责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北京市消防条例》有关规定,严格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结合全区政府部门机构改革实际,理顺关系,明确各单位消防安全职责;切实发挥区防火委平台作用,严格落实季度联席会和“三办融合”月通报机制,督促行业部门落实“一标准、五职责”要求,即实施行业消防安全标准管理,风险分析评估、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响应联动、宣传教育培训、组织督导考核职责,切实将消防安全纳入行业部门规划计划、经费保障、考核奖惩、达标评比等内容,完善部门间定期会商、信息共享、联合执法、挂牌上账、约谈警示、督办通报机制,加强对教育、卫生、民政、文旅、住建等重点行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组织召开多部门消防安全会议50余次,集中约谈行业单位12次,线上集中约谈5次,覆盖单位近千家,约谈人数16.1万人。

 3.强化社会单位主体责任。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消防安全责任监督管理办法》,通过严格执法、延伸调查、信用惩戒等方式,推动单位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安全管理人严格履行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主动申报安全风险,公开作出安全承诺。将消防安全管理人培训计划纳入年度重点工程,联合辖区高等院校,从法律法规、日常管理、消防设施、实操培训等方面制定规范、科学的课程设置和培训体系,推进消防安全管理人全程参训、持证上岗,开创“实操+理论”“实训+管理”双管齐下的社会化消防管理新模式,2022年10月底前培养3000个消防安全“明白人”,“十四五”末培训不少于1万人。制定《重大活动期间消防安全11项管控措施指导意见》,强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在重要节点全部落实“六个一”安全管理措施。

 4.加强挂账隐患整治力度。2021年对71件重大(突出)火灾隐患进行挂牌督办,采取定期调度、会商研判、现场办公、联合执法等方式,督促隐患单位加快整改,目前已整改销账30件,将失管弃管、资金短缺上账小区纳入“重要民生实事”推进“清零销账”,首批10个小区、1863.9万元已到位。向28个隐患单位的属地街乡和上级部门发送督办通知和整改建议函,区房管、消防部门建立公共维修资金申请现场服务指导机制,加快整改进度。梳理全区115处不放心、不托底区域,实行重点时段24小时贴身看护措施。

 (二)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1.持续加大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区财政2021年投入消防经费3.08亿元,2022年预算经费5.12亿元,同比增长67%,涨幅和总额位居全市前列。加快推动《朝阳区消防队站专项规划(2018年-2035年)》及“十四五”规划落地,北工大特勤站装修工作全部完成,即将投入使用;指挥中心及百子湾特勤消防站建设工程已取得市发展改革委概算批复,8月正式开工建设;小红门消防站已立项批复;孙河特勤消防站正在开展立项评审;综合体能训练馆《项目建议书》完成编制;亚运村训练场改造项目正履行立项办理工作。

 2.大力推进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建设。2021年,全区共新建高碑店、金盏、小红门、常营、日坛等15座小型消防站,实现总数翻番。2022年计划建设不少于15座,党的二十大前将举行集中揭牌仪式;推动全区社会单位、社区(村)建设微型消防站2535个,根据年度民生项目目标,微型消防站数量将达到2800座,实现街乡、社区(村)“全覆盖”。同时,将社区(村)、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纳入“一键式”调度体系,依托“分组便捷、定位准确、轨迹可循”的集群电台,建立五级通讯指挥网络,开展呼点巡查7500余次,确保“内外联动、队队直联”,有效缓解专业队站到场前响应滞后、处置延迟的难题,全区消防救援能力显著提升。

 3.推进“两个通道”和消火栓治理。全区消防车道“应划尽划”住宅小区1659个、公共建筑1477处,389处老旧居民小区制定“一区一策”措施。将堆物堆料清理纳入区级接诉即办“每月一题”,建立常态清理、联合惩戒、应急疏通机制;通过立体停车、共享停车、智慧停车等措施,缓解住宅小区消防通道紧张问题;开展宣传培训130余场,张贴《加强消防车通道和消火栓管理工作的通告》8000余份,讲清堵塞占用“两个通道”的危害和影响,借助各类媒介平台报道治理成效,曝光典型案例。按照“全面调查、逐个测试”原则,对辖区17887座消火栓、36个消防水池进行“拉网式”调研普查,全部录入北京消防通APP,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存在埋压、损坏问题的消火栓,移交自来水集团及时维修。

 (三)加强重点场所火灾隐患排查整治

 1.持续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针对老旧小区,创新朝外吉祥里居民社区“智慧消防”系统,建立集日常安全监控、隐患提示报警、快速响应联动、实时远程指挥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管理模式。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老旧居民楼城市更新项目,明确易燃建材和施工管理、动火电焊监管及可燃杂物清理、消防安全隐患巡查检查机制。开展“清烟”行动,检查餐饮场所2万余家,加装灶台自动灭火系统573处,推广餐饮场所智慧管理软件349家;组建实体化运行的电动车整治工作专班,建立周报告、月调度、常态督导、集中约谈机制,紧盯销售、改装、停放、充电等环节推进全链条治理,累计建设集中充电口14.87万个,车充比达到2.7:1,1961个小区已有1915个达到3:1要求,达标率为97.65%,安装电梯阻车系统6275部。对546家仓储物流企业开展全面排查,对24家快递外卖平台开展集中约谈,安委会办公室、防火委办公室联合向火灾频发的中通快递发送风险告知督办函。2021年以来,共检查单位4.06万家,督促整改隐患7.1万处,罚款6156万元,临时查封1127处,三停1027家,各项消防执法数据均位居全市前列,形成有效的法律震慑,净化全区消防安全环境。

 2.持续加强农村地区消防安全条件。围绕建筑结构、功能布局、疏散条件、消防设施等8项静态风险、电动自行车、燃气使用、可燃物堆放等4项动态风险,以及公共消防设施、自防自救力量、灭火救援条件,对城乡结合部村、老旧平房区、待拆迁腾退区开展风险摸排评估。将自建房消防安全、结构安全、治安安全三项整治任务“三办合一”,成立区领导牵头负责的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抽调14个委办局精干力量,实体化运行“一办九组”自建房整治工作专班,建立“领导小组双周调度、专班每周调度、牵头部门随时调度”机制,将整改责任落实纳入安全生产督查范畴;将“四清、三停、四建设”标准深化为“八个一律”工作措施,“逐村逐栋”实施红黄绿“三色预警”,督促整改火灾隐患21075处、打通消防车道27条,拆除防护网等设施2.7余万处、院落顶棚115处、彩钢板18处,清理堆物堆料150余吨,新建改建消防水源32处。将违建治理与创建“基本无违法建设区”工作相结合,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在市级下达的拆违260万平方米任务基础上,自我加压,提出拆违556万平方米目标,推进十八里店乡横街子村等重点村环境整治工作,为村庄及平房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在市区两级挂账重点村周边规划建设小型消防站19座,其中金盏乡7座、十八里店乡5座、高碑店乡4座、崔各庄乡1座、管庄乡1座、王四营乡1座,目前已建成13座,有效提升了城乡结合部挂账重点村火灾防控能力。

 3.推进大型商业综合体标准化管理。按照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制定了涵盖8大项27小项共34个要点的达标建设考评标准,103家大型综合体全部组建“1+4+N”消防管理团队,即在单位防火委领导下,建设行政管理、技术管理团队、灭火扑救团队、技术处置团队,按照产权、业态或区域组建若干实体化运行的“管理小组+商户”责任网格,细化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消防安全管理达标创建经市、区两级验收全部合格。以合生汇为试点,在完成标识化管理、应急力量建设市级标准化管理规范编制基础上,创新IMS楼宇智慧消防系统,对视频监控、自动报警、施工改造等情况实施AI监管,全面提供设备设施智能化运维诊断、数字化分析预警、工单化流转处理。在大型商业综合体、高层建筑集中区域,基本实现微型消防站全覆盖,在蓝色港湾、CBD等商圈和高层建筑集中区域因地制宜建设5个小型站。

 (四)不断提高消防救援和群众自救能力

 1.全面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紧紧围绕“全灾种、大应急”要求,坚持边建设、边发展、边提升原则,推进消防救援基础设施和应急响应调度“两张网”建设,持续抓基础、补短板、重实效。持续强化水域、地震、化工专业救援队伍建设,调整队员284人次、各类器材13类35种1963件;突出“实战、实训、实测”理念,针对全区重点行业、风险点位,组织调研3846次、演练1573次,常态化、高频次、全时段开展“三随三实”拉动消防站335次,调度微型消防站5480次、社会面联动机械220次,实现所有灭火抢险救援全程预警、全程提示、全程干预,平均到场速度大幅提升。同时,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制定《涉疫场所灭火救援工作方案》,组织调研372次,桌面推演291次;组建11车62人的专业处置队,做好涉疫应急处置准备。

 2.全力推进多种形式力量发展。2021年以来,分三批招录专职消防员160人、森林综合应急救援队55人补充到消防救援队伍,为42个消防站(含小型站)投入2800余万元,配备器材8067件,建立健全物资保障体系。完善专职消防力量建设“同步规划增编、同时建成招录、同期满编运行、同比全员增资”的总体思路,2022年增加专职消防员编制300个;组织召开专职消防员能力素质提升研讨会,编发《专职消防员应知应会手册》,优化专职队伍考核、考评办法,同步推进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训练、一体化作战;专职消防员人均年保障经费由15.9万元提升至19.6万元,涨幅23%。

 3.切实提升安全意识能力。做好与“城市大脑”对接,强化专业领域数据集成,持续开展智慧社区、智慧楼宇、智慧餐饮试点建设,全面提升火灾风险的动态监测、智能分析和精准治理能力。多种形式开展“一警六员”消防基本技能实操实训11万人次,“消防志愿者”平台招募志愿者2.6万人,组织开展消防志愿活动超百场,“全民消防云学习”平台新增关注、注册人数2.1万人;推进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社区(村)消防安全体验平台建设,打造主题影院、主题餐厅、主题店铺70余处;着力打造朝阳消防宣传品牌,推树消防宣传形象大使,创新“消防夜校”“红马甲服务队”“流动影院”“明星话消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模式,制作特色海报和宣传视频,受众达到近百万。依托“北京朝阳消防”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官方账号,开展常态化宣传,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二、下一步工作

 (一)逐级压实消防安全责任。按照“有组织、有人员、有制度”要求,扎实推进街乡防火委实体化建设,将消防安全深度融入基层综合治理及网格防控体系,研究解决治理过程中重点难点问题,强化政策支撑、健全长效机制。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把消防安全管理、防范、监督、检查、奖惩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对高风险单位开展集中约谈、重点约谈、现场警示、定向督办、信用惩戒,对发生有影响火灾事故的单位开展延伸调查,查实工程建设、中介服务、消防产品情况,查实部门、街乡、社区(村)、单位履责情况,以严格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二)提升隐患风险治理水平。落实火灾风险定期评估分析机制,结合季节性特点、区域行业场所火灾规律、突出火灾事故,找准风险隐患,制定完善针对性防范措施。结合三年行动和消防安全大检查攻坚任务,依托城市更新、“疏整促”专项行动平台,持续深化高层建筑和大型综合体、仓储物流、养老机构以及文物古建、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及学生公寓六类重要场所精准治理,加强密室逃脱、文创园区、光伏储能、室内冰雪活动场所等新兴业态场所消防安全整治;坚持一案一策、先急后缓、多措并举,督促挂账隐患责任单位做到每月有具体进展、阶段有重点突破、到期全部整改。

 (三)抓好薄弱环节风险防范。落实“五个一”要求和周会商、双周调度、月度报告制度,对照“四清、三停、四建设”,制定“一村一策”整治方案,聚焦7项重大火灾风险,实施出租房屋“三色风险”分级动态管理并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施工现场电焊气焊、明火作业等高风险作业行为管控,杜绝动火不审批、不清理、不防护、不看管违规行为,建立健全老旧小区施工现场、拆迁腾退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强化电动自行车及电池销售流通、拼装改装、登记上牌、充电停放、上路行驶等各环节全链条整治合力,加快补齐电动车集中充电设施缺口,加大电梯阻车系统推广力度,有效降低火灾风险。

 (四)强化重大活动服务保障。针对重大活动,对住地、路线及周边,服务保障单位等重点场所,加强部门联查、错时检查和重点抽查的力度频次,对重点部位、风险点位和关键岗位严格管控,做到管理精细、防范精准。重点时段启动社会面等级防控机制,完善三级网格管理模式,按照定人员、定岗位、定职责要求,逐人明确防火看护、消防巡查、应急处置职责,在重要节点、重要时段,加大巡查防控力度频次,前置部署社会联动力量、破拆运水车辆,落实全天值班值守机制,以及“一事一策”严管措施。

 (五)推进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加快推动“十四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落地,推进指挥中心及百子湾特勤消防站、小红门消防站、孙河特勤消防站以及综合体能训练馆建设;以仓储物流集中区、村民自建房连片区、人员商业密集区为重点,持续推进小型站建设,推进重点单位微型站提档升级,社区(村)微型站等自防自救力量“全覆盖”,并逐步向一般单位延伸,优化网格管控、分区前置部署;推进应急、园林、卫生、环卫、电力、燃气等行业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协同联动,将挖掘机、铲车等重型破拆机械纳入联调体系,切实构建“点多面广、快速响应、及时处置”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