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一府两院工作动态

以高效能治理打造高品质『朝阳生活』

■本报评论员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高效能治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基础。作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朝阳区不断探索服务首都超大城市治理、推进国际化城区治理、创新基层治理有效经验,为打造超大城市治理“首都样板”贡献“朝阳亮点”。

 从党建引领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到“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从物业管理变革到垃圾分类创新,从创新开展社区成长伙伴计划到以政企合作方式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有机更新,从党政群共商共治到应对疫情过程中开展的无疫社区(村)创建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朝阳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社会治理体系改革深入推进、基层治理能力逐步提高、社会动员日趋广泛,社会治理逐步从“单一”走向“多样”、从“独角戏”走向“大合唱”,基本形成了由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立足党建“一颗子”激活基层“一盘棋”——基层治理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十年间,朝阳区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通过深耕“一轴四网”区域化党建体系建设、创新构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一会五委”组织架构,以及完善区、街乡和社区(村)党建协调委员会、专委会运行模式等深入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效机制,带动全体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工作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实际成效。

 探索治理“新路径”提升基层“驱动力”——创新,是基层治理的“内核动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公用事业、城市更新、基层治理等领域,可最大限度地集中民智、激活民力、凝聚民心,进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十年间,朝阳区通过创新“政企合作”、市场化运作等多种方式,形成了老旧小区改造的“劲松模式”、商圈改造的“望京小街模式”、河道治理的“亮马河模式”、危旧楼房就地拆除改建的“首开经验”等,并推动数字治理和精细治理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赋能城市管理、提升生活品质、助力疫情防控,形成了一系列有朝阳特色的基层治理创新。

 着眼百姓“微需求”写好民生“大文章”——民心,是基层治理的试金石。十年间,朝阳区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持续推进党政群共商共治工作,创新开展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并向主动治理深化,以“接诉即办”为抓手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创新开发“预付管家”“朝阳预警通”“楼长助手”三大科技平台改善预付费行业乱象、为70多个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项目打通办证路径……全区各级党员干部把群众的“需求清单”变成自己的“履职清单”,确保群众的呼声听得见、群众的建议提得出、群众的事情办得好。

 基层治理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纵览过去十年间朝阳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无论是成为“网红打卡地”的望京小街、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还是全市推广的老旧小区改造“劲松模式”,“流量密码”的背后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的案例启示我们,唯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及时呼应好老百姓多层次、差异化、个性化的新需求、新期待,在“用户评价”中体现“用户思维”,在“以人为本”中体现“人民至上”,才能办好更多让老百姓高兴的事。

 基层治理关系千家万户,关乎社会和谐。未来,朝阳区将继续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足绣花功夫,创新方式、激发活力、提升能力,精心描绘品质提升工笔画,不断擦亮民生底色、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贡献朝阳力量。

 (来源:《朝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