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一府两院工作动态

朝阳法院民商事收案量近年首次下降

——(摘自朝阳报)

  今年以来,朝阳法院积极推动区委统筹建设覆盖全区的诉源治理工作格局,大力扶持村居型调解组织建设,并通过司法定制服务包、法官工作站、示范性裁判“三点支撑”,努力让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

 今年1至7月,朝阳法院民商事新收案件63064件,同比减少9.1%,在连续7年持续上升、年平均涨幅17.5%的情况下出现拐点,首次呈现下降趋势,诉源治理效果初显。

 精准调解化纠纷

 今年年初,在区委政法委统筹协调下,区司法局、朝阳法院、南磨房地区办事处携手,在紫南家园社区附近成立了一家调解组织——朝阳区心连心联合调解中心。一支由专业律师、退休法官、社区工作者等组成的调解队伍进驻调解中心,开始了基层矛盾化解、公共法律服务等工作。

 金蝉南里小区是一个大型居住社区,居住的多是回迁居民。小区由于更换过两次物业,大量遗留问题难以解决,居民对物业服务意见多、情绪大,并纷纷以拒绝缴费的方式“维权”。物业公司难以为继,小区管理也每况愈下。成立之初,“心连心联合调解中心”的调解员就首先“瞄准”了这个社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开展好矛盾化解工作,调解中心首先想到了朝阳法院南磨房法庭。法庭选派有着多年物业、供暖等社区治理类案件办理经验的法官、法官助理,走进调解中心,总结纠纷特点、焦点、难点,结合具体案例和法律法规,详解调解方法、经验和技巧。

 此后,调解中心采取“一对一”方式精准调解,逐一汇总居民反映的问题及症结,并督促物业公司一一解决。调解员边调解边普法,帮助居民树立“依法缴费改善小区环境”的理念,帮助物业公司树立“改善服务促进居民缴费”的意识。

 截至7月,调解中心共参与调处该小区欠缴费用三年以上的物业、供暖纠纷402件,成功调解303件,调解成功率75.4%,涉及金额700余万元,而这些纠纷全部都没有进入诉讼。在后续的回访中,调解员也了解到,小区环境和管理、物业服务的满意度均有所提升,物业公司也“起死回生”。

 继“心连心联合调解中心”后,朝阳法院将陆续推动组建多个村居型调解组织,实现辖区街乡全覆盖。同时,村居型、综合型、行业型“三型”调解组织构建起的调解组织体系,也将实现对所有民商事纠纷类型的全覆盖。

 定制服务重预防

 朝阳法院还通过司法定制服务包、法官工作站和示范性裁判“三点支撑”,聚焦纠纷预防,进一步延伸职能。

 司法定制服务包包括“司法宣传服务包”、“司法建议服务包”、“街乡发案通报服务包”和“专项司法定制服务包”。这些“服务包”通过广泛的法治宣教、针对性的法律建议、动态的发案分析、科学的司法评估,提供目标指向、决策参考、方法建议、辅助动力,服务基层社会治理。

 朝阳法院政治部工作人员俞里江介绍,司法定制服务包是法院落实“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的具体形式,各类服务包均突出定制性、服务性的特点,即根据基层的诉求,闻哨而动,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当中。

 2018年底,国家千亩湿地公园和美丽乡村建设启动,朝阳区高碑店地区的多个村面临拆迁改造,为了确保拆迁在法律框架内推进,做好宣传释法工作,朝阳法院双桥法庭就提供了司法定制服务包。

 “法庭通过为拆迁政策提供法律意见、指导村居型调解组织普法、进驻拆迁指挥中心调解等,推动拆迁工作开展。”双桥法庭副庭长陈洁介绍,共计1600余户村民顺利签署安置协议,因此次拆迁诉至法院的纠纷总量不足10起。

 朝阳法院自2011年起设立法官工作站,至今已挂牌成立21个。法官就地开展普法宣传、指导民调、释法答疑、巡回审判。工作站成为人民调解对接指导网格体系、诉讼服务资源力量下沉、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固定联络点”,力争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在合力作用下,今年1至7月,朝阳法院新收民商事案件减量6300余件。7月,该院集中审理物业、金融借款纠纷的酒仙桥法庭、民三庭,收案量分别同比下降62.4%、6.7%,大大减少了诉讼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