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人大会议>>常委会会议>>朝阳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

朝阳区人民代表大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关于对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的初步评议意见

——2024年11月21日在朝阳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上

朝阳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办公室主任  付小贺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做好区人大常委会对区卫健委开展工作评议的准备工作,区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在主管主任带领下,落实评议方案,聚焦评议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结合年度议题督办,组织委员代表视察了朝阳妇幼保健院北院区、奥运村急救工作站、北京稚舍托育公司等点位。以暗访、实操等方式,对区卫健委政务服务、医疗信息化情况进行了调研。召开不同层面座谈会4次,查阅部门总结、制度、方案等资料近百份,全面掌握履职情况。逐项检查2022年以来办理代表建议、执行预算、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立法征求意见等工作,客观评价接受人大监督情况。10月31日召开教科文卫委员会(扩大)会议,初审了区卫健委的自查报告。现将初评意见报告如下:

 教科文卫委员会认为,2022年以来,区卫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健康中国”“健康北京”战略为主线,以满足群众现实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依法履行职责,统筹推进工作,较为圆满完成各年度任务,有力推进了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在冬奥会等重大活动保障和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批国家级示范试点项目落户朝阳。

 一是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发挥牵头作用,强化常态化应急演练机制,加强疾控救治能力建设,提高院前急救效率。扎实做好传染病预防、妇幼精防等常态工作,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形成公共卫生建设良好社会局面。积极应对人口变化,稳步推进老年人健康服务,大力发展婴幼儿普惠托育,缓解部分家庭“一老一小”忧虑。

 二是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加强统筹协调,积极推进优质资源落地。积极构建医疗服务新体系,建成“4+3+1+N”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持续推动区属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医疗服务管理再上新台阶。完善基层医疗资源配置,基本满足15分钟服务圈要求。以实施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为契机,大力推动具有朝阳特色的中医药事业发展。优化就诊流程,探索服务新模式,努力让群众享受更加便捷的就医服务。

 三是卫生基础支撑不断加强。落实“人才强卫”战略,坚持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依托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中医人才师承机制、基层紧缺人才培养机制,充实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坚持以信息化赋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发布朝阳区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提升管理服务质效。

 四是依法履职不断规范。强化法律法规学习,增强法治观念,完善制度体系,夯实依法行政基础。依据法定职责,转变执法思维,常态化开展卫生监督检查、卫生安全隐患排查等执法活动。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改进诊所设置审批机制,丰富政务服务事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维护行业安全稳定。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按时完成办理代表建议、立法征求意见、协助组织代表视察调研等工作。

 教科文卫委员会指出,虽然区卫健委工作取得比较明显成效,但与朝阳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和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需求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公共卫生工作短板亟待补齐。疫病防控体系预警监测、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医养结合存在多头管理壁垒,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群众体验感不强。托育工作还需更加充分调动各方共同参与积极性。二是满足群众医疗需求还需持续发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还需强化。保障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运行的机制措施还有待完善,分级诊疗制度还需进一步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在专科建设、服务水平上还有提升空间,群众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偏低。信息化赋能医疗服务还需提速扩容。三是人才队伍建设实效还需加强。区属医疗机构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占比较低。人才引进的政策优势有待提升。招聘人才的流程有待优化,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还需健全。四是统筹协调能力还有待提高。统筹辖区优质医疗资源、智力资源、社会资源,共同促进朝阳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的力度还需加大。与相关部门、属地街乡协同配合、上下联动的机制还需加强。办理代表建议、落实立法联系点职责的质量还需提升。

 教科文卫委员会认为,卫生健康工作是衡量区域发展和民生幸福的重要指标,区卫健委作为责任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握新时代朝阳发展特点和卫健工作规律,持续优化资源配置、补齐短板弱项、提高服务水平、创新体制机制,以高水平卫生健康事业服务朝阳高质量发展。为此,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坚持预防为主理念,牵头推进“四位一体”公共卫生共管模式和“五网合一”公共卫生网格管理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与朝阳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数字化预警平台,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加快充实应急管理队伍,提高专业化水平。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推进院前急救站点科学化布局、规范化建设。

 二、进一步完善家庭发展支持体系

 适应老龄化严峻形势,强化部门联动、街乡协同机制,打通“医办养”渠道,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机构深度融合。落实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2023年—2025年),整合教育、属地、社会各方资源,增加托位供给。推进家医签约服务精细化,探索政府购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拓展重点人群全周期管理签约率,丰富签约服务内涵、频次,提升群众获得感。

 三、进一步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协调加快重点医疗项目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向薄弱地区拓展。持续加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专科医联体建设,完善运行机制,促进诊疗方案、临床路径、技术规范、服务流程一体化管理,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丰富、配强特色专科,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社区医院转型。落实常委会审议意见,深入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医疗队伍建设

 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加大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以及儿科、精神科等紧缺人才引进力度。优化培训内容和形式,持续加强现有人才队伍医风医德、业务素质、临床诊疗能力培养。加强与辖区三级医院、高校在人才项目中的合作力度。健全医疗卫生人员招聘流程,努力在人才招聘工作中抢占先机。

 五、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

 按照“大卫生、大健康”要求,完善与辖区各类资源联系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创新政务服务机制,优化服务流程,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贴心”的政务服务。推进信息化赋能体系建设,加快“城市指挥大脑”平台功能完善和推广应用,提升惠民惠政水平。完善以区卫健委牵头,相关部门、街乡参与的综合监督协调机制,强化口腔、医美、国际化医疗等重点领域执法,加强农村供水、现场制售水等涉水事项监管。狠抓机制落实,高质量做好立法意见征集、代表建议办理等工作。

 以上初步评议意见,供常委会组成人员评议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