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人大刊物>>朝阳人大杂志
——摘自《朝阳人大》杂志
从2016年再次当选朝阳区人大代表至今,转眼又5年过去了。在这5年里,我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群众的烦心事、为难事为出发点,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牢记自己的身份、使命,听民意、解民忧,讲实话、做实事。
一、保持思想觉悟,永葆“三心”
当今的社会日新月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解决好新时期人民群众的诉求、心声,是能否尽职尽责履行人大代表的时代要求。所以在履职过程中,首先保持“初心”,着力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从党员和人大代表两个身份和角度深刻领悟和学习,结合自己的岗位明确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初心,履行什么样的使命。其次是保持“真心”,如果不拿群众的事情当自己家的事情办,如果不拿周边百姓当自己的亲人那就没法开展工作,如果只拿工作当工作干就没法提升工作,所以始终保持一颗真心,以真心换民心。最后是保持“恒心”,社区大事小情都不能一蹴而就,很多事情是需要通过长期积累才能完成,包括跟居民之间建立深厚的感情,也需要滴水穿石的功夫。作为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也需要有一个推行和解决难题的过程,所以近年来始终保持一颗恒心永远准备着。
二、勇扛肩上使命,坚持“三问”
无论是从我作为党委书记的身份,还是人大代表的身份来说,都要再提高标准,严格要求,做有担当有作为的代表。借着社区书记这个同居民能时刻接触的优势,要时刻同百姓紧密联系、善于发现群众生活中难点热点问题。首先是“问事”,也就是在跟居民的接触过程中,直接问有没有需要解决的事情,比如小区环境哪里需要提升,物业服务有没有不到位,谁家老人独居需要多关注……五年来,每年为居民点对点解决实际问题150余件。其次是“问需”,百姓的需求有些是刚需,有些是提升化需求,甚至没有具体要求,而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比如小区文化活动应该丰富,周边便民服务应该提升,周边交通环境应该改善……当你问及他们具体想法时得到的答案往往是反正就觉得应该再好点。针对这样的需求,五年来也是不断摸索,通过党组织服务群众、公益金项目等一共为群众办实事60余件,尤其是打通姚家园路后周边交通环境整治得到了周边百姓,甚至其他相邻社区百姓的普遍认可。最后是“问计”,居民中有很多专业人士和热心百姓,对于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问题一定要多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比如我们在处理法院周边架空线入地问题时,有些线很乱分不清是否使用、管理权限,居民中有许多人提供了有力线索,也帮着找到一些飞线的所有商,为后续解决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激发向上动力,推进“三好”
五年来深感肩负的职责和重担,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始终觉得有无数双热烈、期盼和信任的目光盯着,无时无刻不在鞭策、提醒自己既是一名普通公民,更是一名要为群众讲实话、做实事的人大代表。一是把各项政策宣传好,做上传下达的宣传员,充分利用与百姓零距离接触的优势,把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精神和工作推进情况无缝进行传递,不断提升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二是把社区故事讲好,在人代会上、代表各类研讨活动中,向其他群体有效传递信息,把社区里的真情实感讲给大家听,让大家了解社区故事、认识社区百姓。三是把经验总结好,无论是社区发展建设,还是人大代表履职,有很多好的经验做法需要及时总结,既是对工作的有力推动促进,也是社区发展建设的必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