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人大刊物>>常委会会刊>>朝阳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会刊

朝阳区人民政府关于迎冬奥全民健身开展情况的报告

朝阳区人民政府关于迎冬奥全民健身

开展情况的报告

——2019年6月27日在朝阳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朱  晟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文献区长委托,代表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区迎冬奥全民健身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随着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健身意识的不断加强,全民健身已成为提升朝阳区群众身体素质和实现“健康朝阳”目标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朝阳区迎冬奥全民健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全面推进落实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建设的国家战略,以筹办2022年冬奥会、疏解非首都功能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以群众为主体,以基层为重点,以落实《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为抓手,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一刻钟健身圈”,构建和完善政府主导、社会主办、单位支持、市场参与、共建共享的全民健身新格局。

 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推动全民健身事业不断发展

 (一)政府高度重视,“多纳入”格局不断加强

 朝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迎冬奥全民健身工作,将其与全区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和区域定位相结合,融入全区整体工作中,区主要领导多次到一线调研指导,部署具体工作任务。在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区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纳入区财政预算的“三纳入”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折子工程”,纳入国家卫生区、国家慢病防控示范区等创建工作指标,纳入区总工会等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的“多纳入”。在区委的重视、区政府的推动下,全区每年投入1800余万元用于全民健身工作,每年争取北京市体育彩票公益金固定资金600余万元用于全民健身路径器材建设。各单位、各部门按照“推动全民健身,建设健康朝阳”的目标,围绕群众关注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健身组织、健身指导和冰雪运动普及等重点任务,认真履行职责,使全民健身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朝阳区群众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0.36%(2018年底数据),达到《国家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标准的比例为90.4%(抽样数据),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加强工作统筹,合力推进工作

 区政府不断加强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领导和整体统筹,健全完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区政府制定出台了《朝阳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及《任务分解方案》,对全民健身工作的任务目标、具体措施、相关保障以及43个街乡和各相关委办局的工作任务给予明确。全区各部门主动关注、推动、参与全民健身的意识不断增强,全区43个街乡均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本地区工作计划,并确定固定部门和固定人员负责本地区全民健身工作,朝阳区还创建了全市首个体育工作片区制度,实现街乡体育工作相互融合,资源共用共享。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委、残联、民宗办等单位依据《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切实履行职责,做好本系统全民健身工作,形成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广泛动员、群众受益的全民健身工作良好局面。朝阳区还在全市率先研究制定了全民健身监测“千分”指标,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依据标准全面科学评估全民健身工作效果,从而实现群众需求精准补短,健身成果全民共享。

 (三)加强设施建设,不断健全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机制

 近年来,区政府围绕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统一安排、均衡布局,在合理规划、建设方便群众健身的公共体育设施及其他健身场所方面不断加大力度。目前全区共建有48大类健身场所共计各类体育场地2859处(截止2019年5月的最新数据),其中全民健身路径类器材17861件,约合1411套,全民健身专项场地:156处。中小学校体育场地472处,社会类体育经营单位820处,有效满足全区各类人群的多元化健身需求,全区每年新增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面积近9.5万平方米。同时,朝阳区现有16片室内冰场、7片室外嬉冰场和10个室外嬉雪场,冰雪场地总数位居全市第一。建成全国第一个“国家全民健身示范基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国家全民健身示范基地,全年接待群众1000余万人次。在大力建设健身步道、球类活动场地、室外健身路径器材等深受群众欢迎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同时,朝阳区逐步优化场地项目构成,大量建设笼式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乒乓球长廊等适宜中青年人健身的球类活动场地,试点建设新型室外健身器材,融入时尚健身方式和中国传统体育等多种元素,截至目前,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1平方米,初步形成满足老、中、青等不同年龄群体健身需求的多元化场地设施布局。

 在此基础上,不断健全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机制和政策,积极发挥区域内经营性体育场馆和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作用,广泛开展体育惠民“六个一”活动,激活基层体育元素,通过搭建平台让体育场馆、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为群众提供更为实惠优质的体育公共服务。

 (四)活动丰富多彩,凸显朝阳特色

 全民健身活动坚持凸显特色、因地制宜、广泛受益的原则,每年围绕“8.8”全民健身日、“7.31”北京申办冬奥成功纪念日等时间节点,举办区级体育赛事活动20余项,总参与人数达100多万人次。打造出元旦迎新年徒步大会、社区篮球联赛、“用脚步丈量朝阳发展”健步走系列活动、社区冬奥会、“全民健身 助力冬奥”系列活动五大彰显朝阳特色的区级品牌活动。在区级活动的引领示范下,推动各街乡及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委、残联、民宗办等单位每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000余次,有130余万人次参与。打造出一批如奥运村“民间奥林匹克大赛”、亚运村民俗运动会、南磨房体育文化节、平房地区登楼赛、金盏绿道骑行等街乡级品牌赛事,并向着传统化、品牌化、精品化的方向不断迈进。职工健身活动也各具特色,区职工运动会、职工羽毛球比赛、篮球比赛、游泳比赛等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受到在职职工的广泛欢迎。

 (五)加强组织建设,拓展社会力量

 构建了区体育总会、各体育协会、基层健身团队的三级组织网络,实现“三层穿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同时,不断强化各级各类社会体育组织的服务职能,广泛搭建全民健身活动平台,发挥健身团队基层体育组织的凝聚作用,带动健身群众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目前全区区级体育协会数量达到34家,包括团体会员225家,个人会员21.6万人。基层健身团队数量达到630支,固定队员人数达7.2万人。每年培训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裁判员1000余名,在职职工体育项目培训200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会实现43个街乡全覆盖,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到9559人,每千人比例达到2.43。朝阳区健身组织数量、成员人数、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每年为13000余名群众开展国民体质测试,统筹分析数据,制定有针对性的健身指导措施,努力为群众参与健身、实现健康提供保障。

 (六)科学指导不断加强,群众健身意识进一步提高

 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原则,每年开展公益性科学健身指导500余项次,为街乡群众配发健身知识书籍4万册、健身光盘1500套,体育器材26000余件,推广科学健身项目2 套,每年开展30余项次赛事策划组织服务,400余场次健身指导培训,500余场次科学健身讲座,参与群众达10万人次以上。结合朝阳区“一刻钟健身圈”建设,绘制完成全市第一个全民健身电子地图,为朝阳区居民就近、就便开展健身活动提供服务。

 (七)以“迎冬奥”为契机,推动群众冰雪运动发展

 朝阳区以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大力普及冰雪健身运动知识,推广冰雪运动,营造冬奥氛围。精心打造了“全民健身 助力冬奥”系列活动,涵盖赛事活动、冰雪体验、宣传教育三大板块,包含冰上、雪上家庭运动会、社区冬奥会、全民上冰场、冬奥大讲堂、冬奥知识巡展等30余项活动贯穿全年。在区级冰雪活动外,全区各单位、企业举办各级各类冰雪活动近700次,其中包括第八届亚洲ISI花样滑冰赛等市级以上活动264次。同时,朝阳区大力开展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鼓励支持学校和体育俱乐部开展以冰雪项目为主题的各项活动。打造了2个冰雪项目传统校和30个冰雪项目特色校,广泛开展各类冰雪项目培训和比赛,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学习冰雪项目的热情,提升了青少年冰雪体育人口。每年全区直接参与冰雪体验、赛事、活动的总人数达101.5万人次,接受冬奥知识宣传教育培训群众达19万人次。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对全民健身工作的统筹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需要区政府将社会、市场、群众的多元诉求统一到国家战略的层面进行统筹,全区全民健身领导协调、多元共促的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经费、人员、场地设施等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资源还需向街乡进一步倾斜,在加强顶层设计,健全配套政策体系方面的步伐上还需进一步加快,对全区健身步道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上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工作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等政策法规的出台,全区各街乡、各部门对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但还需进一步发挥各街乡、委办局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的桥梁和推动作用,齐心协力共促全民健身工作的推广和普及,借助冬奥契机,形成全区各部门的重视全民健身,广泛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良好局面,各单位一方面要重视本单位内部的健康工作,另一方面成为各单位、各系统全民健身的宣传者、组织者、推动者,进一步落实好《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的各项任务,推进全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三)体育与多领域的融合仍需进一步加强

 目前健身资源与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仍有差距,由于我去人口基数较大,人均健身场地面积仍显不足(我区人均健身场地面积为2.10平方米,低于北京市人均为2.25平方米)。体育与园林、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的融合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如对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公共绿地等场所空闲空间的利用还不够充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还没有实现在公园、绿地建设的前期设计阶段的提前介入,缺乏针对性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使之长效化、制度化。体育与旅游、文化、卫生等领域融合上结合点不多,形式还不够丰富。在政府提供的体育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通过“体育+”和“+体育”的方式引导社会参与全民健身资源供给,为群众提供“多层次”“全方位”全民健身服务上还需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群众为主体,以基层为重点,积极宣传和倡导群众参加健身活动,强化群众健身的主体意识。二是加强全民健身工作统筹,坚持政府主导、社会主办、单位支持、市场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依法保障全区群众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支持群众和全社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明确各街乡统筹本辖区内的全民健身工作的职责,明确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卫健委(老龄办)、区残联、区民宗办组织本系统内职工、青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少数民族群体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职责。明确区规划委、区国土分局、区园林绿化局、区水务局等部门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职责。明确区公安分局、区交通支队、奥林匹克管委会、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朝阳公园等部门支持、协助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职责。明确区民政局等部门支持全民健身组织建设的职责。明确区教委推动本系统内中小学指导学生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职责。三是推动体育与多部门多领域的融合发展,充分利用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及城市空置场所等建设体育场地设施,不断完善公园利用空闲场地,老旧社区利用现有厂房、仓库等改造为健身场地的政策。积极打造体育主题公园,带动体育旅游发展。四是推进全民健身“进社区”、“进公园”。以“全民健身 助力冬奥”为主题,不断完善“一刻钟健身圈”和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充分利用公园优美的环境和社区中空闲的场地,将健身设施、健身指导、健身活动等送到群众身边,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营造全民参与科学健身、参与冰雪运动的良好氛围,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是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制定全民健身科学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全区各年龄段人群,制定反映身高、体重、体脂率等不同指标的体质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为全区43个街乡配备国民体质促进项目器材,开展国民体质促进项目活动和国民体质测试工作。开展各项目专业化培训和社体员、裁判员培训等,不断发挥体育社团功能,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全民健身。六是进一步推进冰雪运动普及开展。开展“冰雪进校园”工作,实现“全区小学生上冰体验全覆盖”的工作目标。打造冰雪特色活动,以“全民健身 助力冬奥”区级品牌系列活动为引领,开展“市民上冰体验”、“社区冬奥会”、“冬奥知识大讲堂”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冬奥氛围,实现全区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达到150万人次。2019年培养1000名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建设朝阳区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队伍,满足区域内群众冰雪健身活动和科学指导的需求。积极引入国际冰雪赛事活动,营造良好的冬奥氛围。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全民健身带来全民健康,全民健康才能实现全民小康,提升群众健身意识,推动全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实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任重道远。区政府将在区委的领导和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紧紧围绕“健康朝阳”这一目标,砥砺前行,为建设体育强区,提升全区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继续努力。

 以上报告,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