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人大会议>>常委会会议>>朝阳区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
——2025年2月27日在朝阳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
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尹 圆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吴小杰区长委托,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区政府关于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以文旅融合发展为先导,推动‘文旅+百业’工程,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议案办理工作方案,请予审议。
区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了“以文旅融合发展为先导,推动‘文旅+百业’工程,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大会议案,交由区政府办理,区政府成立议案办理工作专班,由区文旅局牵头主办。为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议案办理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北京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和市委对朝阳区提出的“四个走在前”要求,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坚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以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和高水平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示范城市为目标,加快提升“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依托朝阳区国际化特色,积极构建“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跨界融合发展新格局,不断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集聚文旅消费创新要素、提升文旅消费品质、优化文旅消费供给、促进文旅消费升级,更好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旅消费需求,持续擦亮“宜游朝阳”金名片,将文旅融合全面融入朝阳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建设,将“四个走在前”要求转化为朝阳高质量发展实践,努力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首都建设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和全球旅游目的地上谱写朝阳新篇章。
二、组织机构
成立“以文旅融合发展为先导,推动‘文旅+百业’工程,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议案办理工作专班,区长任组长,主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文旅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专班日常工作由区文旅局负责,成员单位由区政府办、区商务局、区体育局、区发展改革委、奥林匹克中心区管委会、文创实验区管委会、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区卫生健康委、区政府外办、区宣文中心、区国资委、区融媒体中心、CBD管委会、区财政局、公安分局、区城市管理委、区投促中心、区市场监管局、区教委、市规自委朝阳分局、区人才工作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生态环境局、区数据局、区民政局、区政务服务局、区税务局、区残联以及43个街乡等76个相关单位组成,共同做好议案办理工作。
三、工作任务
根据“以文旅融合发展为先导,推动‘文旅+百业’工程,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议案内容,共分解细化为五大类53项任务。依据部门职责,由牵头单位和协办单位共同完成议案办理工作,主要任务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统筹协调,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涉及议案:第1号、第3号、第4号、第6号、第8号、第12号、第15号)
1.强化融合发展战略。把文旅融合作为朝阳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纳入朝阳区“十五五”规划纲要。积极把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纳入朝阳区“十五五”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产业发展与布局、国际化发展、城乡融合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等全区重点规划内容。围绕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要求,高水平编制“十五五”奥林匹克中心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发展规划,突出融合发展的功能承载和示范效应。围绕“文旅+百业”“百业+文旅”格局构建,在教育发展、体育发展、交通发展、商务发展等部门专项规划中做好专项任务落实。加快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搭建政府、高校、智库、企业共同参与的专家团队,推动成立“宜游朝阳”建设发展联盟,探索成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基地”“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研究中心,结合朝阳发展趋势与区位特点,探索朝阳“文旅+百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建立文旅融合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更好谋划融合发展策略和路径选择。
2.强化统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朝阳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领导小组的工作议事机制,加强文旅、商务、体育、科信、数据、园林绿化、农业农村、规划及功能区管委会等部门工作协同、资源共享、数据互联,统筹推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局面,制定朝阳区促进“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放大消费潜力释放的作用。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打破行业壁垒,联合高校、协会、智库以及文旅企业,搭建文旅产学研合作与人才交流平台,形成政府与市场相协调的产业促进机制,推动文旅业向“食宿娱游购行康体医”全要素融合生态转变。
3.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双奥遗产的资源优势和文旅消费的市场优势,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为依托,推动两地场馆联动、客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协同发展,构建主客共享的体育文化旅游新空间,进一步增强朝阳区辐射带动综合效益。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加强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城市更新、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对外开放等方面先进经验的互学互鉴互享,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努力打造朝阳区京津冀文旅大融合的排头兵。
牵头单位:区文旅局、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局、奥林匹克中心区管委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创实验区管委会、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
协办单位:区教委、区体育局、区城市管理委、区政府外办、区农业农村局、区卫生健康委、市规自委朝阳分局、区财政局、区人才工作局、区国资委、各街乡
(二)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功能承载,构建“两核四圈多点”融合发展新格局
(涉及议案:第1号、第3号、第4号、第6号、第8号、第12号、第15号)
1.以“两核”打造为引领,努力推动首都融合发展新示范
——依托“双奥”遗产和文化场馆,将奥林匹克中心区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文商旅体融合标杆区。以首都城市中央公园为重要功能承载,进一步丰富奥林匹克中心区的定位,依据赓续中轴线呈现首都新发展脉络和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独特因素,积极争取纳入北京市“十五五”规划体系。加快实施奥林匹克地区整体提升工程,深挖提炼奥林匹克中心区“双奥”文化内涵,加快提升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奥林匹克塔的整体品质,推进场馆高效利用和整体品质提升。重点引进和打造国际级赛事和品牌活动,着力提升国际体育文化旅游交流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强鸟巢、水立方、冰丝带等“双奥”遗产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科技馆等文博空间的联动发展和预约互认,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开展奥林匹克中心区花园城市精品片区提升工作,依托双奥场馆和龙形水系打造国家形象视廓和世界级活力水岸。通过推动体育赛事、商务会展、文化交流、旅游活动、演艺演出、科研教学的一体化发展,探索首都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审批创新,大力发展“赛事+”“演艺+”经济,做强做优“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鸟巢冰雪季”等群众性文旅体活动,持续提升“全国奥林匹克文化旅游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影响力,将体育、文化、旅游和生活串联,打造成为专业赛事与群众体育联动发展的运动休闲综合体验区。推动奥林匹克中心区购物餐饮、文化娱乐、旅游观光、体育健身等消费业态升级,开发“双奥”主题教育研学线路和北中轴线文化景观旅游线路。利用北顶娘娘庙古建筑场景,大力开展中国传统文化展演和沉浸式体验活动。进一步拓展“北京朝阳美食观光巴士”服务场景。加大“首店”引进落地,探索引入免税店设立,积极引入国际一线品牌,大力挖掘夜间消费场所,不断培育新消费增长点。
——依托蓝色港湾、朝阳公园等资源,将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打造为国际一流的文商旅体融合的首都会客厅。进一步发挥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在文旅融合方面的优势和IP效应,进一步提升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国际艺术季展演活动的水平,加强国际顶级文化演出团体的文化交流和展演活动,丰富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露天演出活动,打造水城共融、民心相通的首都国际文化交流会客厅。大力发展“四首”经济和夜经济,合理布局高端商业业态,重点引入休闲娱乐、进行式夜游光影演出、水上运动、消费购物、美食餐饮等业态,打造集国际消费目的地和标志性城市休闲街区为一体的首都品质文旅融合休闲体验区。依托AR/VR、裸眼3D、全息投影等智慧化手段,积极引入人机互动、任务打卡等场景,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内涵与视觉效果相结合的光影秀,提升沉浸式、体验式“夜间经济”文旅消费业态,打造沉浸式“身游”示范样本。加强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与周边区域的互动,围绕夜游、夜展、夜秀、夜娱、夜购、夜跑等夜经济活动,开发更多的City Walk产品,形成城市更具风情和体验感的空间。
2.以四大重点商圈为依托,加强文商旅体资源整体策划和布局,提升特色商圈的消费能级
——打造时尚文旅消费圈,以三里屯太古里、新工体等重点商圈为依托,推进博物馆、体育赛事等“进商圈”活动,利用开放空间举办高品质文化市集、都市休闲区域,鼓励引入精品演出、潮玩动漫、特色展览、沉浸式体验空间等文旅资源,打造潮流时尚文旅消费新高地。
——打造数字创意文旅活力圈,以798·751园区等为支撑,依托文化科技创新资源,推动文化旅游与互联网3.0、数字人、人工智能、元宇宙等相结合,引进培育数字文化、数字展览、数字艺术、数字消费等新业态。推广虚拟化演出、云端文化活动等数字文旅体验,打造沉浸式数字文旅体验目的地。
——打造国际商务文旅融合圈,以北京CBD、驻华使馆区为重点,吸引国际高端品牌、时尚前沿品牌等品牌首店、时尚首秀、新品首发落户。以朗园VINTAGE、东朗、建国路1号华能热电厂等园区为重点,鼓励举办影视娱乐、数字娱乐、数字光影、沉浸式体验等互动娱乐型展会,积极吸引国际高端品牌首发首秀活动落地,培育一批与文旅产业链条契合度高、标识度强的文旅活动品牌。
——打造城市复兴文旅蝶变圈,以垡头、焦化厂、北京音乐产业园为承载,依托南部地区工业遗存与现有产业园区,积极探索城市更新与文旅融合新路径。发挥山河湾谷数字经济的辐射作用,鼓励产业园区将工业遗产与文化、创意、音乐、艺术深度融合,打造博物馆、美术馆、书屋、咖啡馆等新型文化空间,创新探索多元业态,导入数字文旅、创意市集、展会、旅拍、音乐节等活动,以文旅融合助力南部“蝶变”崛起。
3.以特色园区、街区为着力点,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多点”联动。在“两核四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多点”联动,以点带面形成融合发展的良好梯次格局。开展“十五五”期间“新三十工程”,即培育30个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示范街区、30个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园区、10条文商旅体融合特色路线,给予政策支持,发挥引导带动作用。发挥特色街区、园区众多的优势,分类梳理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定位,以郎园STATION等园区为探索,努力植入“融合”“宜游”的新元素,打造一批文商旅体融合特色鲜明的园区。通过全区河道复兴、生态建设、花园城市、城市更新等举措,与文化旅游发展高效结合,创造一步一景、一园一品、处处宜游的城市生活品质。围绕朝阳区“南部崛起、东部跨越、北部提升”区域发展战略,大力做好乡村风貌设计,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文旅特色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的深度融合,形成全域旅游的完整生态体系。
牵头单位:区文旅局、奥林匹克中心区管委会、区商务局、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文创实验区管委会、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
协办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国资委、区政府外办、区体育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财政局、区生态环境局、三里屯街道、麦子店街道、左家庄街道、各乡
(三)以文旅融合为先导,提升消费能级,推动形成“文旅+百业”“百业+文旅”融合新格局
(涉及议案:第1号、第3号、第4号、第6号、第8号、第9号、第12号、第15号)
1.加快文旅深度融合,不断延伸文旅融合“消费链”。高水平举办朝阳区文旅高质量发展大会,通过多角度、多维度,展示朝阳区“旅游+百业”发展成果。持续举办贯穿全年的系列文旅促消费活动。积极响应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围绕“五一”、国庆假期和暑期等旅游旺季,举办政府引导、多元参与的消费周、消费月、消费季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文旅活动。落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文旅领域三年行动计划,搭建平台、加强引导,联动金融机构、文旅企业,将更多优质资源投向文旅领域。联动市、区,协同区内商务、文创实验区等部门,对文旅融合促进消费的高品质活动给予支持。推动朝阳区“演艺之都”建设特色化发展,加快构建“一核心多集群”的演艺空间格局,发展“演艺+”消费体验新场景,重点打造“三里屯-亮马河国际文化演艺区”,推动演艺与消费商圈的联动发展,带动夜经济繁荣活力,建设成为国际文化时尚消费地标。升级打造奥运演艺活力区,构建一流文商旅消费场景,成为国内外大型演唱会首选、首演、多演、必演的高地。培育打造CBD、望京酒仙桥、南部地区演艺活力区,持续鼓励演艺新空间创新发展,建设朝阳区国际戏剧交流中心、朝阳区戏曲艺术中心,朝阳戏剧创排中心等多元文化空间复合体。探索“露天演艺”“微演出”等适合朝阳特色的创新举措,丰富旅游场景的文化内涵和氛围,促进观演场景和消费模式创新升级。深化“博物馆之城”建设成果,持续优化博物馆空间布局。进一步强化奥林匹克中心区国家级场馆群的世界级影响力,结合各类展览展示、文化交流活动,支持高品质创新型策展活动落地,努力打造首都文化强国建设传播的最佳窗口区。在十八里店、小红门等地区重点扶持博物馆建设,推动南北文博资源均衡发展。积极鼓励备案博物馆、类博物馆、文博空间体系建设,打造各类文博展示空间多元发展。实施“朝阳区博物馆三·十提质工程”评选年度十佳展览、研学、讲解员,以赛促优,激励区域博物馆提升专业水平。努力拓展“朝阳区博物馆通票”成员范围,加快实现一票看朝阳博物馆。加强与教委、高校的对接合作,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文物快闪”“博物馆看朝阳主题讲座”等博物馆五进工程。持续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探索构建“1+1+N”文物活化利用朝阳模式,提升活化传承水平,以“万象朝阳”为主题,推进东岳庙、北顶娘娘庙等文物资源的文创产品开发、文物空间多元体验场景拓展,助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可触碰的文化历史消费新体验。加强文化资源的挖掘和转化,形成更多朝阳城市特色的新文旅产品。用好旅游资源普查和第四次文物普查成果,根据其价值规范做好开发利用,打造新场景和新产品。启动朝阳区“文化标识”梳理整合工作,加强具有独特印记的朝阳城市文化底蕴、历史沿革、发展脉络的标识梳理、储备工作,探索实现文化标识的转化,形成城市的“朝阳印记”。
2.强化数字化赋能,加快“文旅+科技”创新发展。推进“AI游北京朝阳”大模型升级2.0版本,满足游客在行程规划、智能导览、互动体验等方面的个性化旅游需求。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加强与高德地图的战略合作,打造朝阳文商旅体展消费电子地图。加强与携程、同程、美团、京东等平台公司的合作,利用大数据、大模型、AIGC提升文旅行业发展与游客数据分析能力,加快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向数智化转变。加快培育壮大文旅领域新质生产力,支持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人、机器人、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加快推进工体元宇宙、凤凰中心元宇宙、泡泡玛特城市乐园等数字文旅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沉浸式体验产品。推动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文化设施数字化转型,加快发展数字展厅、数字藏品、数字出版、数字娱乐、云上展会等新业态。促进景区、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现有文旅设施的转型升级,积极培育以主题沉浸、感官营造、虚拟再造为代表的新兴文旅产业,利用现代技术,创新开发数字化、沉浸式、互动性的“科技+”文旅融合新产品、新场景。
3.推动“文旅+百业”,不断丰富文旅消费新场景。促进文旅与商业、体育、农业、教育、康养等领域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文旅+百业”融合新格局。文旅赋能商业,深化构建“一纵一横消费版图”,支持CBD、三里屯大力引进国内外高端品牌首店、旗舰店、创新店,推动Dior、LV等重奢品牌旗舰店开业,积极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工体北路、新东路持续提升,打造慢行友好街区,形成CITYWALK+购物新时尚。针对区内三里屯、蓝色港湾等重点商圈实施“一圈一策”,关注商业综合体与周边文化空间(园区)的联动效果,汇集各方资源搭建智慧消费平台,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强化“首店+首发”双引擎,引进国际高端、潮流品牌,培育具有朝阳特色的本土商业品牌。文旅携手体育,大力集聚品牌赛事,充分利用奥运地区、新工体资源优势,举办各类国际知名体育赛事,以中国网球公开赛为重点,进一步提升“CYBA”“CYTA”引进更多国际顶级专项赛事和大型国际电子竞技赛事,聚焦健康跑、城市骑行、桨板、小轮车、斯巴达小勇士、攀岩、mini定向赛、速度赛车、极限运动等与休闲生活贴合度高的中小型体育赛事娱乐活动,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朝阳体育旅游新品牌。依托鸟巢、工体等大型场馆独特资源和微博电竞馆专业场馆优势,鼓励支持引进电竞赛事的全球总决赛、亚洲杯等顶级赛事及年会、首发秀等周边文娱活动,并给予专项政策支持,围绕赛事举办场地,举办多样文商旅体展融合活动,进一步强化赛事经济带动作用。发挥朝阳区城市绿道的串联作用,让骑行、健康跑与城市微度假串联起来,感受“朝YOUNG”生活。支持体育品牌在朝阳开设旗舰店推出体育主题商业活动和促销活动,促进体育产业周边产品消费。文旅融汇农业,持续策划“乡遇朝阳”文旅线路,丰富农文旅体验、农业观光等业态,拓展乡村旅游消费内容和消费体验。积极支持农村集体产业用地落地文商旅体融合发展项目,鼓励开发具有民俗风情和历史记忆的农文旅体项目。充分利用郊野公园、乡情村史馆、文化中心等空间,打造一批与场景相适应的集康养运动、亲子研学、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特色餐饮等于一体的乡村休闲度假目的地。文旅贯穿研学,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依托丰富博物馆和红色旅游资源,从多维度、多层面丰富旅游供给,创新发展研学旅游形式,全力打造具有朝阳特色的研学旅游品牌,积极拓展入境研学旅游市场。文旅涵养康养,充分发挥朝阳国际化、文化特色区位优势,打造15个中医药街乡文化场景,培育中医康养文旅基地,持续推出适合国际友人的中医康养体验旅游线路,高水平举办“亮马河畔说中医”系列宣传活动,进一步强化中医药文化传播广度。扎实推进文旅融合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奥森奥运塔提升、亮马河文化经济带二期、温榆河公园、朝外大街改造等重点文商旅体融合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六里湾、坝河北小河滨水等项目,不断打造文商旅体融合新供给。
4.深化“文商旅体”融合品牌建设,扩大文旅消费。依托丰富的涉外资源与非遗传统文化元素,持续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高水平举办北京朝阳国际灯光节,打造国际一流的夜经济旅游新品牌。持续举办“北京朝阳国际文化旅游节”“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精品微演出”“亮马河醒春启航”“北京朝阳国际茶香文化节”“北京朝阳花园节”“CYBA”“CYTA”等一批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的品牌活动,深化国际化中国式文旅消费场景建设,提升朝阳区在国内外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大力提振消费,激发国潮经济、夜间经济、假日经济、银发经济等消费活力。繁荣国潮消费,聚焦郎园、798·751艺术园区等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培养兼具文化内涵和科技优势的本土品牌。依托泡泡玛特、秀水街、潘家园、朝阳文旅集团等市场主体,围绕朝阳元素、朝阳故事,加快“朝阳礼物”的定制化开发和市场端拓展,鼓励“朝阳礼物”主题店精品化、特色化发展,支持更多文创产品加入“朝阳礼物”体系。力争更多富有朝阳特色的文旅产品入选“北京礼物”。支持THE BOX等商业体开展国潮品牌、跨界联名等活动。深耕夜间经济,依托798-751艺术街区、亮马河风情水岸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做好消费场景和消费内容的营造拓展夜间业态,打造夜间经济消费新的增长极,丰富文化娱乐、旅游观光、体育健身等夜间消费服务。激活假日经济,扩大传统节日影响力,围绕各节假日区内园区、街区、博物馆、演出场所、景区、星级酒店等各类文旅场所推出的文旅促消费活动,策划“宜游朝阳”假日文旅线路。以庙会、民俗、非遗和市集为着力点,持续举办东岳庙民俗文化节,打造体验感最好的京城庙会品牌。发展银发经济,以“康养旅游”为切入点,进一步深化中医药文化旅游体验产品,将中医药的历史、文化、诊疗技术等元素与旅游景点相结合,推动展示朝阳区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牵头单位:区文旅局、区商务局、区体育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卫生健康委、区政府外办、区宣文中心、区国资委、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区体育局
协办单位:区发展改革委、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区教委、市规自委朝阳分局、区水务局、区数据局、文创实验区管委会、区城市管理委、区民政局、区园林绿化局、各街乡
(四)加强政策引导,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文旅市场主体能级
(涉及议案:第3号、第4号、第6号、第8号、第9号、第12号、第15号)
1.加强政策引导。用好朝阳区“1+7”产业政策体系,从不同维度吸引优质市场主体落地发展,对融合发展促进消费高品质的品牌活动、重大项目、空间打造等给予最大程度支持。研究出台《朝阳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朝阳区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支持文商旅体融合新业态、新项目发展的综合政策,增强文旅市场发展信心。探索设立文化旅游业发展引导扶持资金和专项政策。健全促消费奖励机制,加强融合发展示范、重大项目落地、公共服务提升、新业态培育、文旅品牌打造等专项扶持,推动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朝阳区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建设文旅消费领域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充分利用设备更新、中长期国债、城市更新政策,积极推动文商旅体融合新场景打造。
2.优化营商环境。优化完善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一件事”集成办理,推进规范化、标准化、一站式高效审批,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审批效率,力争形成“朝阳经验”。以演唱会等为试点,探索即报即过、报审分离的文化演出活动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留足演出经纪企业营销时间,激发市场活力。积极协调文旅部、市文旅局,试点恢复旅行社出境游资质审批工作。充分发挥促进入境游工作机制作用,用好国家各类促进入境游的政策,鼓励市场主体结合观光、商务、会议等不同需求,开发入境游产品。加大对240小时过境免签、离境退税等政策的推介力度。
3.创新优化服务水平。通过将朝阳区图书馆打造成“阅读+餐饮+文创+活动”新兴复合文化空间模式和经验,完成区文化馆改造升级,优化配套服务,打造多元文化空间复合体。加快启动研究文化、文博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推动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提升景区(点)、博物馆、图书馆、剧院、商圈、街区等公共设施的国际化服务水平,加强各类标识的升级更新,扎实推动适老(儿)化改造,优化无障碍设施、物品寄存等服务。以北京朝阳站、首都机场(T1、T2)为重点,优化交通枢纽到重点景区的旅游公交服务,建设重点旅游区域公交微循环体系,构建步行、骑行、公交和城市观光旅游相互补充的绿色交通体系。加强绿道、骑行道周边旅游驿站、休憩服务设施建设。推动重要商圈、景点、公园、酒店、高铁站等场景POS机外卡受理能力升级改造,提升市内重点出行场景支付便利化,增加入境游客游览体验性与便利性。
4.推动传统旅游行业升级转型。构建多元住宿服务体系。培育打造以高端酒店为引领、主题酒店为创新、中高端旅游住宿为主体、多元住宿产品为补充的住宿业发展体系。开发一批主题鲜明、独特体验的住宿业产品供给,鼓励文化主题酒店、亲子度假酒店、研学类主题酒店等差异化发展,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客群的消费的需求。提质旅游景区升级。依托朝阳城市定位,把“微度假”作为景区承载的主要内容,持续创新景区灯光秀、实景演艺、智慧体验、非遗文创、特色美食等文旅业态,激活“二次消费”,提升景区吸引力。推动旅行社转型。引导旅行社结合行业发展和自身发展定位加快理念、技术、产品、服务和模式创新,在旅游细分市场上,在做专做精做特上下功夫,因地制宜推进旅行社数字化转型、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
5.壮大市场主体能级。发挥旅游“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商业、科技等领域深度融合,推动市场主体跨界融合发展,提升企业发展能级。吸引国际旅游平台和国内外头部文化旅游企业落地朝阳发展。积极争取中央、市级国有文化旅游企业通过所有制改革、业务拓展、项目投资等方式落地发展。聚焦旅游供应链整合型市场主体的招商引资和落地发展。鼓励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朝阳投资大型旅游产业项目,支持大型沉浸式科技旅游示范类项目落地,鼓励各类主体参与文化产业园区更新、博物馆展陈更新、景区旅游内容更新等项目。引导中小旅游企业发展特色化、专业化、融合化发展之路,培育具有朝阳特色的新兴市场主体和产业集群。
牵头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局、文创实验区管委会、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CBD 管委会、区文旅局、区财政局、公安分局、区政府外办、区园林绿化局、区城市管理委、区投促中心、区市场监管局
协办单位:区体育局、区国资委、区政务服务局、区税务局、区民政局、区残联、各街乡
(五)加强宣传推广,强化品牌塑造,擦亮“宜游朝阳”的国际化金字招牌
(涉及议案:第3号、第4号、第6号、第9号、第15号)
1.加强旅游宣传推介矩阵建设。加快朝阳文旅在各类新媒体平台开设专门账号,根据受众精细化做好“宜游朝阳”的宣传推介。依托服贸会、消博会、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等重要会议、论坛、赛事、活动密集优势和平台,把“宜游朝阳”转化为服务保障金名片。持续发挥朝阳文旅推荐官的营销传播,以个人体验式推介朝阳城市形象。加强与知名博主、旅游达人的互动,强化旅游宣传的创意化呈现、个性化投放、跨平台联动。
2.强化“宜游朝阳”品牌塑造。以“京城里的度假区——北京市朝阳”为主IP,以“四海来朝、京彩无限”“潮朝阳”等主题宣传为矩阵,紧抓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消费促进活动。持续推动“北京朝阳国际茶香文化节”“北京朝阳国际灯光节”“北京朝阳国际旅游节”高品质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必游”“必看”“必购”文旅消费场景和全球魅力的城市景观体系。
3.加强入境旅游宣传。用好重大外事活动、友城交流、民间外交等多元化渠道,利用在朝阳举办的重要国际会议、国际赛事等,加强朝阳城市形象和文旅资源宣传推介。发挥OTA企业的海外宣传渠道优势和海外新媒体宣传作用,加强对朝阳城市形象和文旅资源的宣传推介,提升朝阳区的国际知名度,打造首都“文旅消费第一站”。
牵头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政府外办、区融媒体中心
协办单位:区商务局、区体育局、区国资委、区城市管理委
四、职责分工
区文旅局为议案主办单位,议案内容分解为五大类53项任务。依据各单位职责,确定22个单位为牵头单位,10个单位为协办单位。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一)主办单位。区文旅局作为主办单位,负责制定议案办理工作方案,负责在议案办理过程中及时与区人大、区政府及相关单位沟通,统筹协调相关单位开展办理工作,负责起草议案办理情况报告,履行征求意见和汇报审议程序等。
(二)牵头单位。牵头单位按照议案办理要求,充分征求代表意见,加强与协办单位的沟通协调、推动办理任务落实。结合分项任务内容和该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主动联系代表,充分听取意见建议,邀请代表开展视察、调研、座谈等活动,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并形成分项任务办理报告,征求代表同意后报送区文旅局。
(三)协办单位。协办单位负责各项任务中涉及本单位职责的任务,配合牵头单位充分征求代表意见,提出符合代表要求、切实可行的任务办理意见,按要求将任务办理意见分别报送各牵头单位。
五、工作步骤
(一)筹备部署阶段(2025年2月)
制定议案办理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分解议案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形成办理工作方案,经区政府审议,并报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修改完善后,印发各单位实施。
(二)集中办理阶段(2025年3月—8月)
1.实地考察调研。各牵头单位会同协办单位,在充分调研、座谈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理清工作思路,找出需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提出分项任务办理意见,推动相关工作。
2.任务办理。各类别牵头单位负责汇总各分项任务完成情况,起草本领域任务办理报告,在充分征求代表意见,并经主管区领导审议同意后,于8月15日前正式反馈主办单位。
(三)形成初稿阶段(2025年8月—9月)
1.形成报告(征求意见稿)。区文旅局在汇总各牵头单位分项任务办理报告的基础上,研究起草议案办理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
2.征求意见。就议案办理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区人大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及代表意见,并进行修改完善,形成议案办理工作报告(初稿)报议案办理工作专班组长,并按要求进行修改完善。
(四)工作汇报阶段(2025年9月—10月)
1.提请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形成议案办理工作报告(审议稿),报请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根据审议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2.提请区人大教科文卫委审议。由区文旅局会同有关单位向区人大教科文卫委做专题汇报。
3.区人大常委会审议议案办理工作报告。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汇报。
(五)推进落实阶段(2025年11月—2027年10月)
区文旅局会同各有关单位根据区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认真研究后,组织各牵头部门做好落实工作,根据工作安排,持续开展议案后续办理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各相关单位要按照确定的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明确一名处级牵头领导、承办科室和具体责任人,确保按期限、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议案办理工作。各分项任务办理报告内容应包括分项任务所涉领域已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下一步工作思路、重点任务、具体措施、预期目标和实施效果等。
(二)加强调研,接受监督。在议案办理工作过程中,各单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底数、找准问题,并提出具体改革任务和措施。同时,协助区人大常委会及区人大各专委会,组织好代表视察调研活动,积极主动与代表沟通联系,认真向代表汇报办理进展情况,虚心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措施。
(三)加强调度,协同配合。在议案办理过程中,分阶段由专班组长进行审议,确保办理工作按期高质量完成。各单位在完成本单位承担的办理任务的基础上,要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协同配合,在政策研究、数据共享、配套措施等方面相互支持,为圆满完成议案办理工作奠定基础。
(四)注重创新,务求实效。以议案办理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朝阳区“文旅+百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文旅经济高质量增长,为朝阳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